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今在、昔在、以後永在的上主


 

這星期,我在Facebook上看到許多朋友多對法庭判表達他們的感受,主要是感到冤屈、悲傷和憤怒。作為基督徒,他們問道,「上主,你在嗎?你看見嗎?你聽見嗎?你在乎嗎?」這些問題表達一個訴求:為何那公義和審判人的上主似乎見死不救?但甚麼才算是救、如何救,以及何時救!身處在困惑之中,我也思考這些課題。

今年的基督君王日所選用的新約書信是啟一4-8,當中提到了「今在、昔在、以後永在的上主」(節48)。在四8、十一17和十六5也有類似的描述,這是啟示錄對上主的特有稱呼。聖經學者指出,這稱呼與舊約中上主自稱為「我是自有永有的」(出三14)相呼應。上主是「今在、昔在、以後永在的上主」,而非「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上主」。這兩者的不同之處是在於前者強調今在,並透過今在來解釋昔在和以後永在,而後者僅僅是時間序列,沒有表達上主是在昔在還是今在。另一講法,前者因今在,上主創造了時機(Kairos),而後者僅僅是時間的流逝(Chronos)。今在的上主指的是祂在當下,此時此地,沒有在當下缺席。即使我們未鹿察覺祂,也沒有留意祂,這並不否定祂在當下。今在的上主也是昔在的上主,就像約翰福音描述耶穌基督「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一樣。今在的上主也是如此,永不改變。此外,上主的今在不僅僅是指當下的時間,因為今在屬於以後永在。以後永在(is to come)並非將來才會到來(will come),而是以後永在在今在已經發生。那麼,今在的上主不僅僅與我們同在,更將我們從當下領進入以後永在的終末時間。上主應許不是將來才會實現或出現,而是在當下已開始。

或許上述內容讓你們感到有些頭暈。將來與以後永在有分別嗎?以後永在如何可能會是今在?今在又如何不僅僅是當下?更重要的是,已經發生的以後永在對我們生活在當下有實質意義嗎?事實是我們未親身體驗到上主應許的公義,也看不見上主對不義者的審判。所以,「上主,你在嗎?你在乎嗎?」的質疑是合情合理的。也許,可以讓令我們感到安慰的是,基督徒的盼望被寄託在來世,與當下無關,但這並非「今在、昔在、以後永在的上主」所要表達的訊息。

帶著上述疑問,我們來看看彼拉多向耶穌提問的情況。耶穌回答彼拉多的問題—「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說道:「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我的國若屬於這世界,我的部下就會為我戰鬥,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約十八36)第一,耶穌肯定祂的國不是將來要發生的事情,而是指出祂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因此,這個世界的暴力也無法改變祂的國。第二,儘管我們仍然生活在這個世界,但我們屬於祂的國,那是一個永恆、和平和公義的國。啟示錄提到,「使我們成為國度,作他父神的祭司。」(一6)所以,我們是在世界的異鄉人。第三,世界與耶穌所屬的國並非沒有任接觸,互不影響。否則,猶太人也不會將耶穌押到彼拉多那裡,企圖要殺害他。那麼,耶穌所屬的國與這個世界是何種關係呢?

第一,耶穌所屬的國並非現今政府代表的國家,也不會取代政府的地位。然而,今在耶穌所屬的國度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這個世界的荒謬、暴力和謊言。或許大家對安徒生的《國王的新衣》這個故事並不陌生,故事中的小孩雖然沒有政治權力,也沒有挑戰國王的意圖,但他的天真、誠實和在卻成為揭露真相的力量。耶穌所屬的國度也扮演著這樣的角色,就如同一面鏡子。第二,當上主創造世界時,祂將管理大地的責任交託給人類。縱使人類犯罪,上主選擇以受苦承擔人的罪,救贖人類,而非接管世界。然而,以後永在的上主卻是「他坐著要行審判,案卷都展開了。」(但七10)因此,耶穌所屬的國並非離開的救生船,而是透過承擔世界的罪來救贖世界。祂與貧窮的、被囚的同在,以實踐救贖的使命。

當一年接近尾聲時,我們或許缺乏喜樂,甚至感到迷茫無路可走。讓我們謹記上主的話:「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 ,是今在、昔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上主是始,也是終。在祂那裡,生命得以完整,有始有終。這不是政權可所能賦予,也不是取決於我們個人成。上主國度不屬於將來,而是今在的以後永在。讓我們在基督日子得到安寧與盼望,並承擔上主救贖使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