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耶穌向行政長官可能說的話 (太五 1-12)


自林鄭月娥和曾俊華先後表態參與行政長官選舉後,香港社會已進入香港未來五年施政方向的討論。若你有份選舉,你會認同胡國興、葉劉淑儀、林鄭月娥還是曾俊華的社會願景?當討論他們各人的社會願景時,我們還要猜測中國政府的政治和它對香港的策略,但可惜的是,中國因素不屬於溝通理性範疇。基督教信仰對行政長官選舉一事有甚麼看法?更直接的,基督教信仰有甚麼話要對行政長官說?

馬太福音山上寶訓(太五1-12)的對象不是一般人,而是門徒。一般人可以無需理會耶穌的話,但若山上寶訓關乎德性和品格的話,一個追求德性的人不會漠視基督教德性。這正如基督徒不應漠視佛教對德性的教導。再者,行政長官服務的對象是香港人,而教會身處香港,基督徒也是香港人。

對於行政長官,耶穌說,「你要保持心靈貧窮。」他或許不會對上主存有渴望之心,但心靈貧窮者需要認識和承認自己的貧窮,以致他才可以真誠地講出台灣總統蔡英文的話,「我們要謙卑,謙卑,再謙卑。」謙卑讓人懂得聆聽、欣賞、自我反省和追求合作。相反,一個不認識和不承認自己是貧窮的人只會將責任歸咎於別人、以權力掩飾自己貧窮,甚至用暴力對付異見者。人之沒有謙和不是因天生性格,而是選擇由虛假建立的委託或問責(即由人民轉和利益集團),自我感覺良好。那麼,心靈貧窮和謙卑是從悔改開始。

第二,耶穌說,「你要哀慟。」哀慟的重點不是為自己哀慟,而是為那些離棄和不順服於上主者而哀慟。哀慟使人對他者有承擔,他者包括那些不認同你的人。眾行政長官候選人都提到對香港的承擔,並表達對現時香港社會的憂慮。若撕裂是社會現狀,撕裂者不只有泛民和本土派人士,更有政府和建制派人士。當行政長官的哀慟只從某一政治立場出發時,他的哀慟就很容易被偏見和情緒主導。結果,他只會怪責泛民和本土派人士是攪亂者,將自己和其支持者描繪為受害者。這不是哀慟,因為這只會帶來仇恨的情緒,沒有締造和平和尊重。真正的哀慟者就像摩西一樣,願意為拒絕你的人求平安。

最後,耶穌說,「你要饑渴慕義。」相對於耶穌時代法利賽人和文士的義(規條主義),耶穌所講的義是上主的義,以真理和自由為基本。堅持這樣的義不是甚麼難事,但現實卻很艱難。因為第一,失去一顆清心,以致分不清真理,聽不進真話。當工具理性取締價值理性、以達成目的放棄程序公義、以選擇性檢控破壞法治時,不義就成為大道理了。第二,饑渴慕義者要預備為義受逼迫。若講真話要負代價,堅持真理會敗選的話,你仍饑渴慕義嗎?我沒有理想化政治世界,但沒有義的政治世界只剩下權力和利益。中國歷史証明這是可怕的。


是否有心靈貧窮、哀慟和饑渴慕義就等於一個人適合當行政長官?不是,但一個有管治能力的政治人需要成為一個有德性和有價值的人。事實上,不同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活動反映一個人的德性在政治領域並非次要。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列出中國政府對香港行政長官人選的四大標準,分別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擁護時,基督教信仰說,謙卑的心靈貧窮、締造和平的哀慟、順服於真理的饑渴慕義等是基本。然而,以上所說的不只向行政長官說,更是對信徒說,因為基本上,山上寶訓是給門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