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跨越 (路七1-10)



跨越本身含意界線的存在。然而,界線不只有限制之意,更由一個人立足之所在而產生。重點不是消除界線,不但因為這不可能,更因為這帶來自身的消失。重點是認識界線代表甚麼的權力關係、我們如何被界線操縱和如何參與強化排斥別人的界線,從而我們可以具體說出和準備要跨越甚麼界線。

由社會地位建立的界線
今日的聖經故事就是一個有關跨越的故事。故事的重要人物是百夫長,不是耶穌。有別於太八5-13的記載,路加福音焦點放在耶穌對百夫長信心的稱讚,而不是耶穌醫治的能力上。那麼,百夫長跨越了甚麼界線?第一,百夫長跨越由社會地位建立主人與奴隸的界線。相對於十七至十九世紀黑人奴隸,耶穌時代的奴隸已較有尊嚴,但主人對奴隸仍有絕對權力,主人可隨意粗暴對待奴隸而奴隸沒有法律保障在當時社會,奴隸是沒有自由,沒有保障和沒有聲音的一群。他們只是物件。百夫長的跨越不是消除主人和奴隸的角色,而是不接受當時社會對主人和奴隸身份的界定,即奴隸是他者,不是它者這反映在兩件事上。百夫長為他所寶貴患病的奴隸著緊,設法為他尋找醫治可能。此外,他稱呼他的奴隸是朋友(節6)。

試想一想,當下有甚麼社會地位先為我們定下界線,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淪為權力關係多於平等和尊重的相遇關係例如,你們與家中傭工關係如何老師與學生關係如何牧師(主教)與信徒關係如何上司與下屬關係如何醫生與病人關係如何父母與子女關係如何?其中是平等和尊重的關係還是權力關係?你願意跨越由權力關係界定的人際關係嗎?

由身份政治建立的界線
第二,百夫長跨越由身份政治建立的界線。簡單來說,身份政治指個人以他所屬的種族,族群,文化和性別等等為自己及其所屬群體爭取權益的行動雖然故事沒有清楚交代百夫長的身份,但他不是猶太人。否則,耶穌不會下這評語,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我也沒有見過。」(節9猶太人長老讚賞百夫長為猶太人建造會堂(節5),不只是因為百夫長做了一件好事,更是因為這是一件他沒有責任而做的事。百夫長跨越了由猶太人與外邦人身份界定他們如何看待和相處第一,百夫長沒有因他所屬的種族被猶太人稱為外邦人而以被排斥的態度對待猶太人第二,百夫長沒有因他自己種族緣故,只為自己種族求福利。跨越不是放棄自身身份,而是不需要透過排斥他者來建立自己,反而更可以向他者開放。

香港本土意識的冒起不是新事物,但當本土意識以身份政治建立香港人的界定,並走向身份優越時,它不但限制甚麼是香港人,更變得排他性,因為香港人身份是從對中共的恐懼仇恨和憤怒而來,卻沒有自身內涵。不同大學學生會對六四的評論令人擔憂,不是因為他們不參與維園六四集會,而是因為他們被自己建立的身份政治限制自己,失去跨越視域。

由道德建立自我形象的界線
第三,百夫長跨越由道德建立自我形象的界線。猶太人長老對百夫長有高度的評價。一方面,這是基於百夫長所做的事。另一方面,這高度評價也塑造百夫長對自身的理解,即他可能漸漸相信他是一個配得被尊重的好人,而迫自己滿足由道德建立的自我形象。當猶太人長老向耶穌極力推薦百夫長時,百夫長卻說自己不配見耶穌,也不配接待耶穌。這是因為耶穌比他更偉大更義更有尊嚴還是因為他從來就不覺得自己配被稱為好人?當眾人將百夫長抬得很高時,他沒有因而沾沾自喜,甚至改變自己為要維護這由道德建立的圖騰。他反而誠實地和謙卑地做回自己。

當社會傾向以更高成就來理解跨越時,跨越卻成為窒礙人成長的界線。原來,跨越不一定是再創高峰,可以是甘於平淡。跨越不一定要用層級概念(level),即助理教授,副教授到教授,可以是面向概念(dimension),開拓新可能。跨越不一定是邁向更高道德,可以放下滿足由社會控制道德的要求。

你願意有這信心嗎?
周遭的人對百夫長的跨越有很正面回應。例如,當他跨越由權力關係建立的主人與奴隸關係,他得到奴隸的接納。當他跨越由身份政治建立猶太人與外邦人關係,他得到猶太人接納。當他跨越由讚賞建立自我形象的界線時,他得到耶穌的稱讚。現實是,跨越可以帶來被排斥,甚至兩面不是人。例如,身份政治上的跨越可能被批評為左膠或右膠,社會地位的跨越可能被批評為攪小圈子。或許,在反問是否甘於被界定和甘於在被界定下生活前,我們是否也意識自己被界定,並活在界定下生活?耶穌說,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我也沒有見過。」你願意有跨越的信心嗎?


2016年5月15日 星期日

功成神學與成功神學 (民27:12-17)


如何定義成功?成功有甚麼重要?如何達到成功?我成功嗎?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身分對以上問題都有不同理解。例如,學生時代可能傾向以成績來量度成功,後來就可能以有那女朋友或那男朋友作為成功,找到工作是成功等等。然而,若以達成期望來理解成功時,遺憾可能比成功多。那麼,問題不是如何成功,而是如何承載遺憾。
今日,我選擇摩西的一個片段跟你們分享。若要說出摩西的遺憾,我相信很多人會認為其中一事是他最後沒有跟以色列人進入上主應許之地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上這亞巴琳山脈,看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地。看了以後,你也必歸到你祖先那裡,像你哥哥亞倫歸去一樣。因為你們在尋的曠野,當會眾爭鬧的時候,違背了我的命令,在取水之事上沒有在會眾眼前尊我為聖。」這水就是尋的曠野中,加低斯的米利巴水。(民廿七12-14)(參考:民廿1-13
對於上主的判決,我們當中有人會感到不滿。第一,上主的懲罰沒有按比例原則。即不准許摩西進入迦南來懲罰摩西不跟從上主吩咐的方法令磐石出水是否過重?例如,偷一百元跟一千萬元所受懲罰應是不同。第二,縱使摩西犯了大錯,不尊上主為聖,但上主的判決不應只看摩西這單一事件,應要看摩西的一生。用現代講法,上主沒有考慮摩西的感化報告。當然,我們當中也有人沒有覺得要為摩西伸辯,因為上主的判決不可能是不公平的。我們只可以接受,反而我們的不接受反映我們更大的自義。在誰對誰錯的爭論下,究竟摩西本人如何理解這事?
按民廿七,摩西沒有就此事有個人情緒的反應,反而他關心以色列人的前途。他說,「願耶和華,賜萬人氣息的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可以在他們面前出入,引導他們進出,免得耶和華的會眾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15-17摩西對他個人遭遇的沉默了是否反映他接受上主的判決?是否摩西不介意進入迦南與否?又或我們因著摩西的遭遇而提出的問題(即懲罰公平)是否錯誤?
我想起司徒華先生曾說,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有我在。」不論你如何評價司徒華先生,但他這句話帶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即成功不是從我個人福禍和榮辱來決定,而是從事件的本身。我固然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若放在摩西身上,成功不是摩西本人是否可以帶領以色列人進迦南,而是以色列人可以成功進入迦南。摩西的重要跟每一個人都一樣,扮演不同角色,共同努力,但絕不是沒有摩西就不行。當摩西存這樣態度時,他或許仍會介懷未能進入迦南,但他卻會為以色列人進入迦南指日可待而歡欣。「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有我在」不只屬於領袖應有的氣魄,也是人生的座右銘
第二,猶太人拉比 Jonathan Sacks 對摩西遭遇有這樣解釋,「摩西之不可以進入迦南原因之一,就是不同時代需要不同領袖,沒有一個領袖是永恆的。」意即,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並在曠野生活的摩西不一定適合帶領以色列人進佔迦南,與不同族群打仗。同樣,一個適合進佔和打仗的領袖不一定適合建立社會制度。所以,摩西進不入迦南不是一件遺憾事,也不是被上主放棄了,而是他要接受自身限制和歷史任務的完成。似乎,摩西也明白這道理,以致他知道他進不入迦南的第一個問題是他的接班人。若接受 Sacks 這解釋,上主對摩西的懲罰是否公平、是否合比例和是否用這懲罰方法等就不是問題了。或許,我們仍不肯定領袖輪替是否摩西進不入迦南這件事的重點,但摩西要接受他的限制,並願意將他的尊榮給接班人,並在眾人面前肯定他。摩西的經驗向我們展示領袖對自限的意識,願意放下和接捧的胸襟。
第三,若以成功進入迦南作為指標的話,約書亞在以色列人的地位應比摩西高,但現實並不是。以色列人對摩西的尊敬反映成就(進迦南)並不比人格重要。摩西不只是將他們從被擄取回自由和從鬆散的個人和群體成為一個民族,更是在他們犯罪時,與他們一起掙扎和對抗,又在他們求上主寬恕時,為他們付上自己生命。然而,在以色列人傳統,只有上主才是上主,所以,摩西沒有成為以色列人的崇拜對象,卻是一個典範。那麼,摩西進不入迦南不需要看成為他一生最大污點和遺憾,而是這是人。我們不需為自己的錯誤找藉口和掩飾,也無需將錯誤放大。
摩西的遭遇讓我們思考成功有不同層面意思。成功可以是「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有我在。」成功是在適當時候願意退下,並全心祝福接捧者。成功不在於一個人外在的成就,卻在於他的人格,並他委身於甚麼價值。然而,成功不是沒有遺憾,也不是完美,而是做回人,即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摩西的成功跟流行教會的成功神學 (強調逢凶化吉,虔誠就有好結果,凡祈求就得著) 有很大不同。這不是觀點與角度. 成功神學強迫信仰配合我們對成功的期盼,而不是從神學反思成功隱藏的工具理性。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生命中的兩個母親 (出二1-10)


母親節是為作母親的女性慶祝因著他們的辛勞,下一代可以出生,並且可以成人。一談起母親,我們很自然聯想起生母,但現實是,還有養母。今日,我想跟你們分享兩個母親的故事,她們就是摩西的母親

摩西的生母是約基別(民廿六59),而他的養母是法老王的女兒法老王規定,希伯來人生下的男丁就要被殺約,所以,基別生摩西後,就要面對兒子喪子之痛的可能她暗暗將摩西留下,希望照顧摩西多一天就多一天然而,孩子的長大總不能逃過法老的監察,約基別終於要面對政治的殘酷,要跟孩子分開她將孩子安置在箱子,放在河裡,盼望有奇蹟出現,但她本身也不知道要期望甚麼的奇蹟她沒有一直沿河走,看著孩子被河帶走,因為她不忍看見那刻孩子不見了她心如刀割

1940-60年代的香港,生活艱難令有些家庭將自己的孩子送給別人,希望孩子可以生存和生活那個決定是痛苦的,那分離的一刻是心碎。讓我分享一個故事。

黃丁蘭生於1961年,出生時父母已育有一女, 當時家境貧困,生活艱苦。母親感到難以供養多一名子女, 為了丁蘭得到更好的照顧,透過朋友介紹,把丁蘭送給一位環境較好的陸女士收養,條件是黃母以後不能與丁蘭相認。黃母看陸女士樣子和善,相信她會疼愛女兒,便忍痛答應了。丁蘭六個月大時,陸女士曾帶丁蘭與黃母見面,之後便沒有再聯絡。黃母雖然掛念丁蘭,內心對她充滿歉疚,但因曾許下諾言,故一直沒有嘗試尋找她。只能每天祈求神靈保佑丁蘭生活安穩快樂,而自己亦努力保持身體健康,期盼有一天能與丁蘭重遇。

丁蘭本來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直到11歲那年,她無意中在陸女士的抽屜裡看見一張出世紙, 上面寫自己的出生日期,但卻不是用她的名字登記,父母一欄亦是兩個陌生的名字。自此她隱隱明白自己並非陸女士所生,她的生父母另有其人。由於陸女士待她如親生女兒,丁蘭不想傷害與養母的感情,唯有將這秘密藏在心底,只把生父母的名字偷偷紀錄下來。

直到2005年陸女士去世後,丁蘭才將心底的秘密及對生父母的思念告訴家人。但除了生父母的名字,丁蘭對他們的資料所知不多,因此感到尋找無門。經丈夫的鼓勵,於20137月聯絡紅十字會。丁蘭坦言決定尋人需要很大的勇氣,內心亦有掙扎,因尋人的目的是想知道親人生活得好,能與他們重聚,若結果與期望不符,不知自己能否面對。幸得丈夫開解說:「人生在世數十年,若不去找他們,可能是一個遺憾,結果是憂是喜也應一試。」

中秋將至,正是人月兩團圓的好時節。抱著一試的心情,丁蘭在紅十字會尋人服務職員的安排下,接受多間報館的訪問,說出自己的尋人故事。意想不到的是,報道刊出當日,生母吳意的媳婦即從報道中看到丁蘭的照片及故事。,後再聯絡紅十字會表示吳意及家人均願意與丁蘭相見。

收到這奇蹟般的喜訊,丁蘭心情激動。在丈夫的陪同下,於中秋前夕與生母、姐姐、弟弟和弟婦重聚,眾人相認時均喜極而泣。丁蘭圓了她的尋親夢,而黃母能與分隔五十多年的女兒重逢,亦感此生無憾了。

很多時,焦點放在尋父母的兒女身上。父母何嘗不是尋找兒女呢?只是因內疚和失語,父母相對地被動。不肯定約基別和摩西是否像吳意和丁蘭的幸運可團眾,但願尋找兒女和父母的都可以團聚。又縱使這刻終不會發生,上主的愛終會以不同方式將他們團聚

摩西第二個母親是他的養母按聖經記載,她可憐被遺棄摩西,並說,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法老女兒應該知道法老王的規定,也知道收養這孩子可能會帶來給她的麻煩,但基於憐愛,她選擇收養留這嬰兒,視她為兒子,培養他(徒七20-22)。聖經對法老女兒的描述並不太多,但猶太教的米德拉什Midrash(對希伯來聖經註釋)對法老的女兒有這樣描述它稱法老女兒是耶Yah的女兒(上主的女兒),因為她的憐憫。不但如此,她是唯一沒有受十災影響的女性。這些傳說是否真實?我們不肯定,但肯定的,猶太人多謝法老的女兒。沒有她的愛與勇氣,就沒有摩西了這使我想跟你們分享另一故事。

的確一個非常漫長的等待過程。終於得到上天眷顧,2014710日中午,我們終於收到了「香港保良局」陳姑娘梢來喜訊。陳姑娘和社署劉先生很快的替我們與「母親的抉擇」安排時間見面。716日下午4時我們第一次和寶寶見面,地點在「母親的抉擇 – 幼兒之家」。手續辦完後,「幼兒之家」的負責人把一個四個月大的寶寶交到我們手中。非常奇妙,這個孩子對我們一點都不陌生。我們之間的血緣就從這一瞬間混合了,「愛」也由此產生了。

728日我們正式把寶寶接回家,那種愉快、幸福的感覺,難以言表。這活潑的寶寶很快的適應了我們的家。Hayley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完整。

或許有一天,當Hayley長大了,開始知道事情的發生時,她也許會想要尋根。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幫助Hayley,了解她的歷史。我們會一直守護她,希望她以正面看待自己以往的故事,活出一個快樂和精彩的人生。與之同時,希望我們彼此永遠記得互相之間的那份超越血緣的「愛」。

養母不是要取代生母,但養母對孩子成長有其重要角色,而這是生母可能扮演不到

摩西有兩個母親,生母和養母。她們是摩西生存和成為人不可缺的人。摩西被迫要與生母分離,但養母填補了一個身份,而養母身份不是多餘的。然而,我們對養母的理解可以擴充至任何非生母,但扮演母養(mothering) 的角色.事實上,在我們成長中,我們有很多養母呢!母養(mothering)是一個動詞多於名詞時,而女性被呼召擔起母養為著你們,我們慶祝和感恩,並感謝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