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復活了,但我今天選擇一個在聖週的故事跟你們分享,因為主耶穌說,「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
三個問題
在理解這個故事前,我先交代幾個疑問。第一,為何耶穌選擇在一個長大痳瘋的人那裡吃飯?耶穌可能不想別人跟隨他,因為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時,太多人想擁戴他為王。正因伯大尼是一條痳瘋村,而耶穌又選擇在那裡食逾越節晚餐,跟隨他的人就只好卻步,因為痳瘋是可傳染的。第二,為何當時的人對這女人在耶穌頭上倒下哪達香膏並不覺得希奇,反而將這問題看為一個幫助貧窮人的問題?這說明當時一種風俗,就是為賓客傾香膏並不是一件怪事。例如,路加福音七:36-43也記載相類似的事;詩篇廿三:5更說明筵席與用油膏頭是當時的傳統。對中國人來說,我們並不習慣有人攪我們的頭,但在當時猶太人傳統來看,這是對賓客的尊重。第三,耶穌說,「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但這女人是誰?聖經沒有說出她的名字。在達文西密碼一書,她就是抹大拉馬利亞,但他混淆了路加福音第七章和馬可福音第十四章兩件事。說回來,沒有將她的名字記下是要保障她免受騷擾還是貶低她的重要性?我們不知道,但肯定的,我們對這事也漸漸忘記了。
在實用價值之外
我們不知道這女人如何有這三十多兩銀子,但這絕不是一個小的數目,因為猶大出賣耶穌只換取三十銀子。在當時的門徒眼中,這女人選擇用這些香膏澆在耶穌頭上的行為是極之不理性,極度浪費。然而,耶穌對這女人的行為卻沒有阻止,反而說,「由她罷,為甚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對習慣用工具理性看事身物的人不會完全明白用價值理性看事物的人,因為工具理性的人看不見美,只見實用性。事實上,美從來就不一定實用,也不可能用錢量化。年輕時,我曾就著教會在主日擺設鮮花一事與其他人討論。用鮮花還是假花?這是美與實用爭論的現實版本。耶穌沒有要求要有豪華的款待,但沒有因此,他只看重實用價值,對美不欣賞。對於有教會願意用很多錢裝飾教堂,我們或許會覺得浪費,但若是願意,若是甘心,我們又何需在背後指指點點呢?
有趣的是,願意花錢買香膏澆在耶穌頭上的是女人,而不是男人。或許,這是女人特性之一,願意不按實用原則用錢。我太太對花,對草木情有獨鐘,而我並不是這樣的人。我愛花,往往只在新年前。我會主動買水仙,甚至買金橘,因為金橘可以食,水仙夠香。但新年過後,我不會買花,因為這是浪費。然而,這不是我太太的生活態度。新年過後,她仍繼續買花,買草木,因為花和草木不是為新年。我們的不同,是因我對花的理解過於實用,以致欣賞不到花的美。當習慣了實用價值的男人並不會完全明白女人的作為時,我們可否謙卑地聽耶穌的話,「由她罷,為甚麼難為她呢?」
開放的心靈
耶穌說,「她所作的,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究竟耶穌這話是說出了這女人明白耶穌將要受死一事還是耶穌藉此向門徒說出他將要受死?若這女人真的明白耶穌將要受死時,我們很難接受門徒跟從了耶穌三年竟然對耶穌上耶路撒冷一事的背後原因亳不知情。難道耶穌的話真的這樣難明?若是,為何這女人卻明白?難道這是女人的直覺?
有人說,女人跟男人的不同在於女人傾向用感情說話和聆聽,而男人傾向用理性說話和聆聽。因此,男人不會完全明白女人為何會為一些所謂小事發脾氣,女人也不會完全明白為何男人不意識所謂小事的嚴重性。再者,女人的記憶和聯想往往使男人既愛既恨;同樣,女人的記憶和聯想也使她自己墮入既痛既愛中。或許,問題不在於男女之別,而在於溝通。溝通不只在於雙向,更在於有被修改和否定的勇氣。否則,這不是溝通,而是各說各話,甚至野蠻。可惜的是,這是當下很多人溝通的模式。第一,他只從自己的角度看事物,不在乎別人說甚麼;第二,他只努力維護自己的觀點,沒有自我批判;第三,他看自己的理解是最接近真理,其他的理解是次等,甚至錯誤。坦白說,如此溝通的模式如何可以容納其他人的觀點呢?事實上,這正是耶穌與門徒的溝通模式。門徒似乎對耶穌的受死毫不知情,因為他們根本上只活在自己的信仰裡。敏銳故然重要,但更重要,就是一顆開放的心靈,願意被接觸,被挑戰和被否定。
對情的投入
這女人將香膏倒在耶穌頭上是關乎對耶穌的情。所謂情,不限於男女之愛情,更包括是朋友之情、師生之情和上帝與人的情。事實上,信仰關乎情。沒有情的信仰,信仰只是一系列的可以與不可以;沒有情的信仰,我們不會明白上帝是愛的意思。然而,我們的宣講多傾向上帝對人的情,甚少講人對上帝的情,因為當人是罪人的話,他如何會主動尋找和愛上帝呢!再者,強調人對上帝的情或多或少將人抬高了。雖是如此,但耶穌仍要我們述說這故事,因為祂珍惜人的情。這女人對耶穌的情使她甘願將她畢生儲蓄下來的錢,買了至貴的哪達香膏倒在耶穌頭上。她不介意日後的生活如何,也不介意自己的享受,因為她看重對耶穌的情。沒有這份情的信仰,基督教就不可能保留下來。基督教可以存在並不靠人數與權力,而是靠這份上帝與人的真情。
耶穌復活了,而我們也急於向人宣講耶穌復活了,但不要忘記也向人說這女人的事.主說,「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
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聖父進場了 (可15:1-41)
面對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當時的人有不同反應。祭司長和長老等人很興奮,因為他們成功消除眼中釘的耶穌。兵丁用不同方法戲弄耶穌,嘲笑他作為猶太人王的自大。那些跟隨和服事耶穌的人遠遠地觀看,無奈地接受耶穌不公義的犧牲,不敢有甚麼反應。其中一個百夫長說,「這人真是上主的兒子。」在眾多反應中,聖父卻無發一言,甚至似乎也不在場,以致耶穌喊著說,「我的上主,我的上主,為甚麼離棄我?」(可十五34)在耶穌這最需要被安慰和擁抱的時候,聖父去了那裡?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的決定是一個不正義的決定。不但因為彼拉多承認耶穌沒有犯被指控的革命份子的罪,更因為耶穌的「罪」來自祂揭露當時法利賽人的不正義。耶穌被釘十字架一事不只是他個人的命運,更代表祂所維護的邊緣群體(罪人、妓女和稅吏)將會進一步被邊緣和否定,因為那一個要挑戰當時宗教權力的人將會跟耶穌的命運一樣。因此,十字架的刑罰是一種政治的恐嚇。當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大聲喊叫而氣就斷了時,聖殿的幔子從上而下裂為兩半(可十五37-38)。聖經沒有說得清楚這裂開的幔子是那分別至聖所和聖所的抑或是那進入聖殿將猶太人與外邦人分開的幔?不論是那一個幔子,幔子所代表的分別被打破了。一方面,因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承擔人一切的罪,猶太人可以直至進入至聖所而不需透過大祭司一年一次代表猶太人向上主認罪和獻祭。另一方面,聖殿不再是猶太人的聖殿,而是萬國禱告的殿。在耶穌的救贖裡,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分別不再有,因為他們都是上主的兒女。以上對幔子裂開的神學解釋沒有錯,但這解釋卻將耶穌的死功能化了,以致忽略聖父與聖子的感情。我會說,幔子裂開就是聖父對聖子受苦的回應。當耶穌開始傳道時,聖父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可一11)又當耶穌在傳道身崖中的轉捩點時,聖父向他保證說,「這是我的愛子。」(可九7)但在十字架上,聖父卻選擇沉默,以致耶穌喊-「我的上主,我的上主,為什麼離棄我」。聖父似乎離開了或是被釘十字架嚇壞了,但我認為聖父沒有離開,也沒有沉默,他以象徵行動表達他的感受,即遍地都黑暗和幔子裂開。(可十五33)聖父沒有在耶穌受苦時不在場,反而他進場了。
幔子象徵上主的衣服,而幔子裂開就是上主撕裂祂的衣服。按猶太人傳統,撕裂衣服代表悲哀和傷痛,忿怒和無奈。例如,當雅各知道其兒子約瑟死了的消息時,他便撕裂衣服。(創三十七34)又當大衛知道掃羅被殺後,他也撕裂衣服,表達他的傷心。(撒一11)面對自己的兒子受到不正義的對待時,上主心痛了。看見十字架的殘酷時,上主忿怒了。祂以撕裂幔子表達祂內心最深切的悲痛。幔子裂開不是耶穌死亡所致,而是聖父因耶穌死亡導致的行動。
幔子的裂開代表上主不但聽見耶穌的呼聲,更含意上主要親自到場看耶穌所受的苦難。聖父走出至聖所去看耶穌,也走出聖殿到各各他看耶穌。苦難打破上主與人的分隔,因為上主不會遠離人的苦難。在羅馬兵丁和法利賽人等眼中,耶穌只是弱者,他的喊叫不會改變現實的環境,但聖父真的聽見耶穌的呼喊,以致祂主動撕裂幔子,親自到場,去拯救和安慰他。以色列人很清楚,上主聽見以色列人的哀求,就要拯救。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所以下來要從埃及人手中把他們拯救出來。(出三7-8)從往後的發展,我們知道聖靈使耶穌從死裡復活。強權和不正義沒有掩埋正義,因為撕裂幔子的聖父被人所受的苦難動容了。
聖父沒有在耶穌的受害中不在場,祂為他撕裂衣服、親自去看、拯救他、為他討回公道。耶穌真真正正是猶太人的王,也是宇宙的主。
面對耶穌的受刑,百夫長說,「這人真是上主的兒子。」(可十五39)按當時的政治環境,這是一句煽動的話,因為只有凱撒(羅馬皇帝)才是上主的兒子。何來這政治犯人是上主的兒子(耶穌的罪名是猶太人的王,顛覆羅馬政權的罪)?此外,「這人真是上主的兒子」會觸怒當時針對耶穌的法利賽人,因為耶穌已被視為褻瀆上主。何來一個褻瀆上主的人是上主的兒子?百夫長不怕死嗎?不怕被牽連嗎?或許,對暴力的恐懼抵不過良知的呼喚,以致他不能不說,「這人真是上主的兒子」。那麼,「這人真是上主的兒子」不只是個人對耶穌的認信,更是一個良知的行動。讓在耶穌十字架下的我們,有勇氣說,「這人真是上主的兒子」,堅持良知、並為受害者還一個公道。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