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你可以悲傷,但是不要放棄 (路十八 1-8)


主耶穌說,「常常禱告,不可灰心。」為何禱告會灰心?又或為何灰心會令人不常常禱告?為何要常常禱告?不問禱告內容,只聚焦禱告,我們可能誤會耶穌的鼓勵,導致不需要有的灰心。例如,禱告要英磅升的話,灰心似乎是必然的。那麼,我們要堅持禱告還是放棄呢!

在耶穌的比喻,寡婦的處境是絕望的第一,在當時男人主導的社會,寡婦是社會脆弱者,因為她們沒有可倚賴的,沒有繼承權。這正是為何聖經常教導要關顧孤兒寡婦,不可欺壓他們。那麼,這寡婦的伸冤不是反映她的意志力比其他寡婦強,而是指出她的悲涼,沒有人維護她,代她出頭。事實上,在當時男人主導的社會,女人的言論是沒有地位可言。例如,保羅描述耶穌復活一事也沒有提及女人(林前十五3-8)。縱使這寡婦拿起勇氣伸冤,但沒有人會信她。第二,若處理她伸冤的官是有責任感的話,這寡婦仍不是絕望。現實是,這官不懼怕上主,也不尊重人。雖然故事沒有描述這官是否顛倒是非,但他對寡婦伸訴的不睬不理已令伸冤者沮喪了。尋求公道的寡婦是絕望的。

在如此絕望環境下,這寡婦沒有放棄她的訴求,堅持伸冤。單單一句「不要放棄,繼續堅持」不必然會帶來預期結果。因此,這寡婦的堅持需要令這官感到煩擾才可能帶來預期結果。故事沒有說出這寡婦做了甚麼,但若她只定期坐在這官門口,這肯定不會為令這官感到煩擾。故事的結局是,這官說,「我雖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她伸冤吧,免得她常來糾纏我。」

除了有合理理由和足夠人數外,社會運動組織者和倡議者都會明白煩擾的重要性。所以,僱員選擇罷工時,他們會為僱主和市民製造煩擾,增加他們的談判籌碼。然而,我們所遭遇的有別於耶穌所說的世界。例如2014年的佔中和雨傘運動就是一場煩擾行動,但這煩擾行動最終沒有改變中國政府的決定。有人認為中國政府是受軟不受硬,所以,坐下來、摸摸底,不要事事對抗,學識妥協。這還有轉機的可能。若耶穌要透過這比喻指出 -「你們聽這不義的官所說的話。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豈會延遲不給他們伸冤嗎?」-的話,這比喻對香港信徒可能有其限制。那麼,是否耶穌時代的人比現代人(中國政府)心軟?

耶穌的比喻必然關乎猶太人常面對的生活場景,即公義的彰顯。否則,他的比喻就沒有共嗚了。或許,在耶穌時代,曾有這事或類似的事發生,以致聆聽者沒有質疑這比喻的關聯性。雖然比喻的每一環節不應過份被關聯,但生活在一個沒有公義判官的環境下,耶穌認同以堅持伸冤面對不公義,而非放棄。那麼,常常禱告,不可灰心」所關心的,不是純粹禱告,而是甚麼內容的禱告。若禱告內容關乎個人是否成功轉工、旅行、食甚麼的話,耶穌不會介意禱告者灰心禱告。但若禱告內容關乎公義的話,常常禱告,不可灰心」就重要了,因為灰心是對公義的放棄,而不是禱告本身。縱使在絕望環境下,耶穌教導我們仍要對公義堅持,不但因為只有這樣堅持,不公義才不會成為道理,更因為上主是公義的上主。講完比喻後,耶穌沒有停在「神的選民晝夜呼籲他,他豈會延遲不給他們伸冤嗎?」,反而繼續問,「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

公義的信德不是因有好結果才堅持。否則,甚麼人都會有公義的信德,沒有甚麼值得被欣賞。公義的信德是不帶條件性,而是生命的習性,即在任何處境下,對上主敬畏(祂是按公義行審判的上主)和對人尊重。主耶穌說,「常常禱告,不可灰心」使我想起4年前台灣總統選舉,落選的蔡英文一段話,「你可以哭泣,但不要洩氣;你可以悲傷,但不要放。」求聖靈堅固我們。

1 則留言:

  1. 又见龚老师的文字。虽然遥远,但依然充满力量。向您致意。2016年崇基神学院暑期班学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