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段聖經,我們可以有不同角度理解。第一,這是一件怎樣的事?第二,福音書作者如何記錄和詮釋這事?為何他們要這樣詮釋?第三,這事對當時基督徒群體和非基督徒群體有甚麼意義?他們有甚麼反應?第四,教會傳統(登山變像主日)如何再詮釋這事?第五,這事件與當下基督徒有甚麼意義?這五個問題是彼此相關,但卻不是必須,以致福音書作者的記錄與詮釋不一定等同這事件就是如此發生。例如,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與路加福音記載這事的日期上已有出入(馬太和馬可是六日後,路加是八日後)。此外,對當時的意義不一定等同對當下的意義。例如,因當時猶太人接受摩西代表律法和以利亞代表先知,將耶穌放置在他們二人之中是要表達耶穌是彌賽亞身份。當下信徒會較留意路加福音說,「我們在這裡真好」,藉此批評安穩心態的基督徒和教會。若有這麼多角度理解這事,我會選擇那一角度?為何這角度?
這事有一個片段很吸引我,即耶穌與摩西和以利亞的對話。這是路加福音獨有的記載。按節31,「他們在榮光裡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完成的事。」從路加福音九28-36的上下文,我們可以肯定他們討論「耶穌去世」的事是指耶穌的受苦與受害。其中特別之處是路加福音選擇用 τὴν ἔξοδον(the exodus)這字來描述耶穌去世。τὴν
ἔξοδον是離開之意,但對以色列人,這字帶有出埃及之意。跟著問題是:耶穌去世與出埃及經驗有甚麼關係?又耶穌的受害跟離開有何關聯?
(一)耶穌的去世不是祂個人的遭遇和不幸,而是一個救贖行動。像出埃及一樣,耶穌將上主的百姓從黑暗權勢救贖出來。
(二)耶穌的去世不是以死亡作為終結,因為出埃及代表的離開含意進入新的生活。因此,耶穌的死是一種離開,目的為要進入。
(三)耶穌的去世賦予出埃及新的意義,即透過耶穌的受害和死亡,人們經歷出埃及象徵的自由。然而,這新出埃及不是否定昔日的出埃及,而是將出埃及完成。
我們可以這樣說,路加福音以出埃及作為符號,解釋耶穌就是彌賽亞,延續出埃及的救贖,但不限於政治上的救贖。在這背景下,我們可以進一步解釋為何路加福音選擇八日後(節28)而不是六日,來描述耶穌帶著彼得、約翰和雅各上山禱告和彼得提出搭棚一事。按以色列人住棚節傳統,住棚節是八日禮節(利二十三36)。此外,住棚節的目的是讓以色列人知道,上主領他們出埃及地,曾使他們住在棚裡(利二十三43)。住棚節關乎出埃及,而耶穌的去世也是以出埃及來理解。這一切似乎說明路加福音有意將耶穌看成為新出埃及的救贖者,並以搭棚紀念耶穌的救贖。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在埃及為奴的經驗,也盼望出埃及,進入自由和公義之地。這可以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耶穌沒有以武力救贖我們,而是以祂的受苦、死亡和復活救贖我們。耶穌沒有推翻政權,但卻建立新的群體,活出盼望與自由。出埃及沒有因我們仍在埃及,所以,我們只是奴隸,反因耶穌帶領的新出埃及,我們在沒有某一種「出」之下已經歷了某一種「入」,並這「入」已產生對埃及作為壓迫象徵的基本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