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們講多了圍爐,因為在寒冬日子,我們須要彼此照顧和支持。圍爐包括約出來食餐飯、行山遠足、睇場波、慶祝、一起禱告。圍爐是基督徒常講的團契。我的關注不是如何促進圍爐,而是如何面對被迫孤獨。
甚麼是被孤獨?有人選擇孤獨,也有人享受孤獨,這是獨處。被孤獨是不自願或非自願,當事人感到被孤立和分離,不會享受孤獨。當人們缺乏渴望的社會聯繫時,被孤獨就是一種痛苦。我想到幾個片段。第一,監獄。若獨自囚禁是因囚犯的要求,這不是被迫孤獨。被迫孤獨的獨自囚禁是因為懲罰或所謂保安理由所致。一般稱為《曼德拉規則》第四十三至四十五條對獨自囚禁有嚴厲規定,例如,獨自囚禁的時間、環境、對象(孩子)和最後選擇等。這些規定反映了獨自囚禁對人有不健康影響。第二,與親友的分隔和分離。移居者與其親友分隔是一例。雖然他們仍可以透過視像等方式保持聯絡,但這是一種欠缺生活接觸的在。生活接觸的在是不刻意、不帶著目的、很多時是非語言的接觸。這只可能以身在才可以達成。所以,移居者和留下者會因對方的身不在而感到由分隔而來的孤獨。死亡又是一例。第三,孤獨的產生,因為人在一個他認識環境,但卻感受到陌生。陌生感不純是因空間的改變,更因社會想像(social imaginary)轉變,以致昔日人與人相處之道和期望已不在。簡單來說,很多人感到國安法後的香港社會已令香港改變到一個很陌生的地方。昔日可以自由表達意見的,今日卻要自我審查。昔日對法院的期望,今日已不存這期望。這份似曾相識但卻陌生的感覺令人迷網、痛苦,甚至孤獨。第四,孤獨,因為有情和有執著。當目睹公義不在、指鹿為馬、有權就是真理時(自己可能是受害者),我們的無力感和無助感使我們陷於孤獨無援。孤獨使我身心疲累、甚至懷疑自己。
若被孤獨是使人孤立,令人不受打擾和他沒有途徑打擾人,甚至陷於一種無言狀態時,打擾正是衝破被孤獨的基本。打擾含意走出自身,也是連繫的開始。面對被孤獨,我們可以如何打擾?若仍可以圍爐,就繼續以不同方式圍爐,打擾別人,也開放受別人打擾。圍爐者不必然是同聲同氣,但恰當的受打擾是突破被孤獨。當然,我們也從打擾中欣賞被孤獨中可能有的獨處之好處。若圍爐受到限制,我們慢慢學習與太陽伯伯、月亮姊姊、空中的飛鳥傾談,甚至接受被昆蟲打擾,打破被孤獨。在被孤獨日子,我也學習打擾式祈禱。第一,祈禱使我感受到我的在,因為我不斷打擾上主。第二,祈禱使我感受到我沒有被遺忘,因為上主也以不同媒介打擾我(向我說話)。第三,祈禱使我在被孤獨中仍可連繫,因為聖徒相通的禱告使我們彼此打擾。
《基督教週報》,第3040期,2022年11月2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