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教會傳統,今年教會新一年是今日(11月30日),而今年的經文是可十三24-37。經文重點是鼓勵信徒警醒,因為主耶穌將要回來。跟著的問題是:為何主將要回來就要警醒?按使徒信經說,「耶穌基督將來必從那裏降臨﹐審判活人死人。」我們要警醒,因為主耶穌的回來是審判與拯救的日子。若不想成為被審判的對象,我們就要警醒地負責任生活;另一方面,我們要警醒,讓我們在艱難日子沒有失去對上主拯救的信心。在這大前提下,我們下一個問題是:如何過警醒的生活?
第一種對警醒生活的體驗就是預測主耶穌甚麼時候回來,希望藉此對信徒產生一種壓迫感。其中一種很普遍觀點就是對哈米吉多頓大戰的預言(啟十六16)。簡單來說,持這觀點者認為這場戰爭的發生就是揭開主耶穌回來的序幕,所以,他們很留意世界事件。目的不是關心,不是積極參與建立和平,而是一種旁觀者的預測。這種理解卻將啟示錄看成為一本對未來歷史預言的書,而忘記啟示錄是對主耶穌主權的宣認,與預言未來歷史沒有關係。事實上,歷史不斷告訴我們,這種預測式閱讀聖經是錯誤的。例如,1970年代,他們就將歐盟解釋為啟示錄十三章所講的敵基督。主耶穌提醒我們:「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天使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你們要謹慎,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時刻幾時來到。」(節32-33)
第二種對警醒生活的體驗就是一面倒強調主耶穌回來的審判。雖然他們的用意是善良的,即讓信徒有責任地生活,但卻製造無需要的緊張和恐懼,使生活漸漸失去可以有的寫意,樂趣和輕鬆,因為生活成為一種任務或職責。再者,它製造永恆與短暫、屬靈與屬世、教會與世界的對立。若問參與雨傘運動的人:「你渴望主再來嗎?為甚麼?」他們多會回答說:「我們渴望,因為主再來就是拯救日子。在那日,『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看見,受壓迫的得自由,宣告神悅納人的禧年。』」沒有同時強調主耶穌回來所代表的拯救就會錯誤地理解審判之意。事實上,審判的目的是拯救。這是先知書的信息。
以上兩種警醒態度都傾向以一種警佈思維,並重他世,輕今世,看今世只有過度意義。這是這段聖經對警醒的理解嗎?讓我們留意主耶穌用的比喻話:「這事正如一個人離家遠行,授權給僕人們,分派各人的工作,又吩咐看門的警醒。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這家的主人甚麼時候來,是晚上,或半夜,或雞叫時,或早晨,免得他忽然來到,看見你們睡著了。」(節34-36)
警醒的基礎不是預測,也不是恐懼,而是不要睡著。睡著不關乎生理需要,而是對所分派的工作是否盡責。這裡牽涉二個課題,分別為分派和盡責。第一,分派就是說明我不但不是工作的主人,所謂工作的老闆也不是我工作的主人。我是被分派,我工作的老闆也是被分派。當下的問題不只是作為工人的我不負責任,更是裝睡,即不承認被分派的身分,看自己是主人。尤其當職級越來越高時,我們對分派的裝睡就越來越明顯了。例如,校長相對地比老師對分派更易裝睡,老師相對地比文職同事對分派更易裝睡。在政府部門和商業機構也是如此。那麼,警醒就不只提醒人不要睡著,負責任生活,更要批判裝睡者,即我們不是老闆,而是被上主分派。
第二,甚麼是盡責?與家庭分開的敬業樂業、不追求補薪和補時的加時工作、為工作的終身學習、不增人手的高效率嗎?我們發現這些所謂的盡責只是工業和後工業社會創造出來的倫理,目的是要讓人適應工業和後工業經濟的運作多於甚麼盡責。所以,當我們比較前工業社會的工作倫理時,我們對盡責就有不同理解。我們的睡著不是不盡責,而是對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睡了,缺乏反思力,甚至不敢有反思。那麼,耶穌所講的警醒基本上是一種覺醒,即不被蒙蔽,以致我們有空間思考和想像如何對上主分派的工作和身份盡責。
按以上對這比喻的理解,警醒是要叫醒睡了的人,包括我們自己和被睡了的人,並認識被分派的身分。警醒的重點不是醒與睡之別,而是覺醒與裝睡、覺醒與迷惑之別。那麼,覺醒不是從預測未來而來,而是從認識主耶穌是審判者和拯救者,從而對我們習慣了的醒與睡作出批判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