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反轉 「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



每當想到「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時,我們很快就聯想起一些超乎自然的事有趣的是,這些超自然的事往往與解決困難有關。例如,我患病,沒有醫治方法,但「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我就會康復。我月入只有一萬沒有足夠儲蓄購屋,但「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我被抽中居屋,甚至意外地接收遺產,足以付首期。「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下,我們要對上主有信心事實上,眾樂教會成立三年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從地方、經濟和人數來看,這是超乎計算的結果。當我們傾向以超自然和解決困難來理解「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時,我們不難接受馬利亞未有性交懷孕的事。然而當我們習慣了從超自然和解決困難理解上主作為時,我們可能漸漸失去認識自然和困難也可能是上主的作為。例如,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不必然要從量來理解吃不完的餅和魚,更可以很多人被孩子感動以致願意分享他們原本不願意分享的資源。患病得到痊癒是神蹟,按自然死亡也是上主作為。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讓我們從馬利亞的經驗學會實踐智慧(路一26-38

第一,「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節37是由我們決定內容,而是由上主決定。那麼,上主的決定不一定與我們心意吻合。以馬利亞的經驗為例,馬利亞可能沒有想過這麼快就要有孩子,做媽媽。她絕對沒有想過要用非性交方法懷孕,更沒有想過自己孩子要成為至高者的兒子馬利亞的經驗指出神蹟與逢凶化吉沒有必然關係,反而神蹟為她製造痲煩,甚至困難。事實上,我們甚少聽見有人分享製造困難的神蹟,只有克服困難神蹟結果,我們將對上主的信心攪錯了,即信只有解決困難的意思,而失去信靠之意

第二,「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要求我們對上上主服順。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願意照你的話實現在我身上。」38因對神蹟的理解已被視為一件好事,所以,沒有人會拒絕的。例如,若有人捐10給我們的教會,我們不會考慮不接受,甚至為此感謝上主。但若神蹟可以為我們製造困難的話,我們是否也可以感恩地接受教會的經濟困難感恩地接受教會的結束感恩地接受生活的不如意(包括事業和人際)以上講法不是合理化一切由不道德製造出來的困難也不是要淡化生活中悲劇帶來的傷痛,只是想說出順服接受也是生活選擇之一順服接受不是認命,而是繼續相信「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

與第二點相關,「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要求我們耐性,因為上主有祂要成就的時間。耐性是在沒有可見的進展下,仍能繼續專注所相信的價值和信念;耐性是在看來沒有帶來影響的行動下,仍繼續做當做的事;耐性是在被動的時間中,仍有勇氣接受現實的無情;耐性是在時不予我,甚至失敗時,仍帶著司徒華先生所持的精神,功成不必我在,成功其中有我。表面看來,耐性是消極的,但耐性卻要求我們以有血有肉身軀投入在樽頸的生活,表現出不放棄、不認命和不自限。所以,耐性是一種主動的被動、被動的主動。然而,當我們習慣以要做甚麼帶來有效結果的思維來決定如何回應當下處境時,耐性就以一種不需要倚賴這種做甚麼帶來有效結果的思維,仍能過一種很高自主性的生活,而不是被牽著走坦白說,沒有耐性,我們容易傾向將失敗等同絕望、現實等同真實,因為我們被當下限制了。原來,耐性讓我們經驗超越之道多於一種無奈的反應,因為耐性讓我們體會我們不是當下和將來唯一的道德人agent,上主也參與其中

耶穌的降生是上主對世界的拯救,但這不等於每一個人都認同。例如,當時的羅馬政權就不接受,以致約瑟和馬利亞帶著孩子逃到埃及。甚至耶穌長大,猶太人也不接受他所宣講,以致將他釘在十字架上。上主的救贖不一定期望看見的劇本,但上主對我們救贖的應許是不變的。那麼,問題是:我們是否有空間接受上主有別於我們期望的「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嗎?我們是否有足夠順受和耐性等待「在上主,沒有一件事是不可能」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