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從相遇到轉化(可七24-37)


推羅地區是甚麼地方?這主要是外邦人居住的地方,而這正解釋為何耶穌選擇到這裡來,因為他不願意人知道(七24)。這也反映耶穌的名聲主要在猶太人世界,非在外邦人世界。為何耶穌不願意人知道他的行蹤?第一個可能,耶穌想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包括與門徒),不想被打擾。第二個可能,他想逃避來自猶太領袖的壓力(七1-23)。現實卻是事與意違,不但耶穌沒有得到預期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更因他的名聲在推羅和西頓被傳揚,加深已敵視他的猶太領袖和希律王對他的警惕。雖是如此,但耶穌在推羅和西頓的日子經歷一次深刻的轉化。

事緣是一位外邦女人求耶穌趕出那附著其女兒身上的鬼,但耶穌說,「讓孩子們先吃飽,拿孩子的餅丟給小狗吃是不妥的。」婦人回答:「主啊,桌子底下的小狗也吃小孩子的碎屑呀!」(七24-30對於這外邦女人的回應,馬太福音比馬可福音對耶穌的回應有更情感的描述,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很大!照你所要的成全你吧。」(太十五28)對於這段對話,大部份基督徒傾向抹去耶穌對這外邦女人那種尖酸刻薄、缺乏同理心的說話。一般解釋認為耶穌以此考驗這外邦女人的信心。因耶穌的考驗,這外邦女人的信心被提升了,以致她能說,「主啊,桌子底下的小狗也吃小孩子的碎屑呀!」。這解釋並非不合理。第一,耶穌從沒有拒絕外邦人,反而早已打破猶太領袖的狹窄種族想法(可三8)。第二,耶穌是滿有憐憫和恩慈,所以,他不可能見死不救,也不可能對有需要者落井下石。因此,耶穌對這女人的話必另有目的。此外,有人以碎屑的恩典為由繞過對耶穌尖酸刻薄的懷疑。我並不反對以上解釋,但我們是否也可以放下以我們認為的全知、全能和全善來認識耶穌的人性呢!即我們相信耶穌是上主的兒子,但不是以我們認為的全知、全能和全善決定耶穌是上主的兒子。相反,當願意放下以我們認為的全知、全能和全善,我們就可以有空間接受成長(becoming)是人性的本質。我這裡所指的成為與耶穌成為三一上主的聖子無關,而是指作為完全的人的耶穌分享人的人性,即成為。成為並不關乎不足和不完美,而是上主美好的創造,這關乎生命的開放性和對他者的承擔力,並自我轉化的潛力。柏拉圖思想認為那時常就是如此,不會有成為;那時常成為的就不會是如此(that which always is and has no becoming and that which is always becoming and never is)。受柏拉圖思想影響下,基督徒多傾向以存有(being)來描述上主,因為這可以保証上主的不變性絕對性,而全知、全能和全善就從此伸引出來。但問題是:我們相信不變性絕對性全知、全能和全善還是上主呢?是否接受耶穌的成為就等於否定他的神性嗎?不是,因為成為是人的生命之本質,而耶穌是完全的人和完全的上主。

若接受成為是人的基本,耶穌與這外邦女人相遇帶來對耶穌的轉化主要有兩方面。第一,與外邦女人的相遇不是讓耶穌明白上主恩典也臨在外邦人身上,反而「在福音先是給猶太人,後才給外邦人」的邏輯下,這相遇打破耶穌的先與後之分。第二,因與這外邦女人相遇,耶穌發現外邦人的信心比猶太人的信心還要大。這令耶穌很驚訝,並對外邦人另眼相看(查實,類似經驗在彼得身上也發生,徒十)。至於這外邦女人,她也因與耶穌相遇轉化了,即體驗上主恩典真的跨越種族和性別,並大有能力。

相遇是否帶來轉化,即對他者更開放和更有承擔?這不是必然的。只有當我們願意放下自我,容許他者進入我們的生命,願意被挑戰,相遇的轉化才會有可能在我們身上發生。這正是耶穌在這次相遇向我們見證的道理。我們是否預備好被我們不認識的,不認同的,不接受的轉化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