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是為作母親的女性慶祝。因著他們的辛勞,下一代可以出生,並且可以成人。一談起母親,我們很自然聯想起生母,但現實是,還有養母。今日,我想跟你們分享兩個母親的故事,她們就是摩西的母親。
摩西的生母是約基別(民廿六59),而他的養母是法老王的女兒。法老王規定,希伯來人生下的男丁就要被殺約,所以,基別生摩西後,就要面對兒子喪子之痛的可能。她暗暗將摩西留下,希望照顧摩西多一天就多一天。然而,孩子的長大總不能逃過法老的監察,約基別終於要面對政治的殘酷,要跟孩子分開。她將孩子安置在箱子,放在河裡,盼望有奇蹟出現,但她本身也不知道要期望甚麼的奇蹟。她沒有一直沿河走,看著孩子被河帶走,因為她不忍看見那刻孩子不見了。她心如刀割。
在1940-60年代的香港,生活艱難令有些家庭將自己的孩子送給別人,希望孩子可以生存和生活。那個決定是痛苦的,那分離的一刻是心碎。讓我分享一個故事。
黃丁蘭生於1961年,出生時父母已育有一女, 當時家境貧困,生活艱苦。母親感到難以供養多一名子女, 為了丁蘭得到更好的照顧,透過朋友介紹,把丁蘭送給一位環境較好的陸女士收養,條件是黃母以後不能與丁蘭相認。黃母看陸女士樣子和善,相信她會疼愛女兒,便忍痛答應了。丁蘭六個月大時,陸女士曾帶丁蘭與黃母見面,之後便沒有再聯絡。黃母雖然掛念丁蘭,內心對她充滿歉疚,但因曾許下諾言,故一直沒有嘗試尋找她。只能每天祈求神靈保佑丁蘭生活安穩快樂,而自己亦努力保持身體健康,期盼有一天能與丁蘭重遇。
丁蘭本來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直到11歲那年,她無意中在陸女士的抽屜裡看見一張出世紙, 上面寫自己的出生日期,但卻不是用她的名字登記,父母一欄亦是兩個陌生的名字。自此她隱隱明白自己並非陸女士所生,她的生父母另有其人。由於陸女士待她如親生女兒,丁蘭不想傷害與養母的感情,唯有將這秘密藏在心底,只把生父母的名字偷偷紀錄下來。
直到2005年陸女士去世後,丁蘭才將心底的秘密及對生父母的思念告訴家人。但除了生父母的名字,丁蘭對他們的資料所知不多,因此感到尋找無門。經丈夫的鼓勵,於2013年7月聯絡紅十字會。丁蘭坦言決定尋人需要很大的勇氣,內心亦有掙扎,因尋人的目的是想知道親人生活得好,能與他們重聚,若結果與期望不符,不知自己能否面對。幸得丈夫開解說:「人生在世數十年,若不去找他們,可能是一個遺憾,結果是憂是喜也應一試。」
中秋將至,正是人月兩團圓的好時節。抱著一試的心情,丁蘭在紅十字會尋人服務職員的安排下,接受多間報館的訪問,說出自己的尋人故事。意想不到的是,報道刊出當日,生母吳意的媳婦即從報道中看到丁蘭的照片及故事。,後再聯絡紅十字會表示吳意及家人均願意與丁蘭相見。
收到這奇蹟般的喜訊,丁蘭心情激動。在丈夫的陪同下,於中秋前夕與生母、姐姐、弟弟和弟婦重聚,眾人相認時均喜極而泣。丁蘭圓了她的尋親夢,而黃母能與分隔五十多年的女兒重逢,亦感此生無憾了。
很多時,焦點放在尋父母的兒女身上。父母何嘗不是尋找兒女呢?只是因內疚和失語,父母相對地被動。不肯定約基別和摩西是否像吳意和丁蘭的幸運可團眾,但願尋找兒女和父母的都可以團聚。又縱使這刻終不會發生,上主的愛終會以不同方式將他們團聚。
摩西第二個母親是他的養母。按聖經記載,她可憐被遺棄摩西,並說,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法老女兒應該知道法老王的規定,也知道收養這孩子可能會帶來給她的麻煩,但基於憐愛,她選擇收養留這嬰兒,視她為兒子,培養他(徒七20-22)。聖經對法老女兒的描述並不太多,但猶太教的米德拉什(Midrash)(對希伯來聖經註釋)對法老的女兒有這樣描述。它稱法老女兒是耶(Yah)的女兒(上主的女兒),因為她的憐憫。不但如此,她是唯一沒有受十災影響的女性。這些傳說是否真實?我們不肯定,但肯定的,猶太人多謝法老的女兒。沒有她的愛與勇氣,就沒有摩西了。這使我想跟你們分享另一故事。
摩西第二個母親是他的養母。按聖經記載,她可憐被遺棄摩西,並說,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法老女兒應該知道法老王的規定,也知道收養這孩子可能會帶來給她的麻煩,但基於憐愛,她選擇收養留這嬰兒,視她為兒子,培養他(徒七20-22)。聖經對法老女兒的描述並不太多,但猶太教的米德拉什(Midrash)(對希伯來聖經註釋)對法老的女兒有這樣描述。它稱法老女兒是耶(Yah)的女兒(上主的女兒),因為她的憐憫。不但如此,她是唯一沒有受十災影響的女性。這些傳說是否真實?我們不肯定,但肯定的,猶太人多謝法老的女兒。沒有她的愛與勇氣,就沒有摩西了。這使我想跟你們分享另一故事。
的確一個非常漫長的等待過程。終於得到上天眷顧,在2014年7月10日中午,我們終於收到了「香港保良局」陳姑娘梢來喜訊。陳姑娘和社署劉先生很快的替我們與「母親的抉擇」安排時間見面。7月16日下午4時我們第一次和寶寶見面,地點在「母親的抉擇 – 幼兒之家」。手續辦完後,「幼兒之家」的負責人把一個四個月大的寶寶交到我們手中。非常奇妙,這個孩子對我們一點都不陌生。我們之間的血緣就從這一瞬間混合了,「愛」也由此產生了。
7月28日我們正式把寶寶接回家,那種愉快、幸福的感覺,難以言表。這活潑的寶寶很快的適應了我們的家。Hayley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完整。
或許有一天,當Hayley長大了,開始知道事情的發生時,她也許會想要尋根。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幫助Hayley,了解她的歷史。我們會一直守護她,希望她以正面看待自己以往的故事,活出一個快樂和精彩的人生。與之同時,希望我們彼此永遠記得互相之間的那份超越血緣的「愛」。
養母不是要取代生母,但養母對孩子成長有其重要角色,而這是生母可能扮演不到。
摩西有兩個母親,生母和養母。她們是摩西生存和成為人不可缺的人。摩西被迫要與生母分離,但養母填補了一個身份,而養母身份不是多餘的。然而,我們對養母的理解可以擴充至任何非生母,但扮演母養(mothering) 的角色.事實上,在我們成長中,我們有很多養母呢!母養(mothering)是一個動詞多於名詞時,而女性被呼召擔起母養。為著你們,我們慶祝和感恩,並感謝上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