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在哀聲與盼望中團結



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團結是一件美事。例如,上下一心、團結香港基金。現實是,團結並不容易產生?更重要,是否一切團結都會促進愛和公義?今日所讀的聖經(徒二1-21、創一1-11)正嘗試回答以上問題。

表面看來,語言是一個重要原因將人分離。因語言隔膜,我們不明白對方所說,並可能因此使各方誤會。這是我們在外地旅行的體驗。然而,經驗又向我們說明,共同語言不必然促進溝通。反諷的,共同語言可以是一種暴力的結果多於團結的記號。例子,台灣在國民黨專政時代就排斥台語和原主民母語,要求眾人說國語(國家的語言)。今日中國政府對新彊維吾爾人民的語言政策也是暴力多於團結。若共同語言與團結沒有必然關係,我們如何理解徒二1-21?

在五旬節那日,門徒說起別國的話。作為使徒代表的彼得以上主對先知約珥和以色列人的應許來解讀這事。彼得覆迹約珥書,說,

     上主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血肉之軀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 
     少年要見異象;你們的老人要做異夢。在那些日子,我要把我的靈澆灌,甚至給我的僕人
     和婢女,他們要說預言。在天上,我要顯出奇事,在地下,我要顯出神蹟,有血,有火,
     有煙霧。太陽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光榮的日子未到以前。那時,凡
     求告主名的都必得救。(節17-21)

按約珥書二28-32的上下文,上主因為聽到以色列人的哀聲(珥一1至二27)而作出公義宣告的應許(珥三1-20)。上主的應許是要恢復誠實者之地、從敵人之手解救以色列人,並進行公義審判。珥二28-32就是上主回應以色列人哀聲到的轉捩點。異象、異夢、預言、神蹟奇事和天上地下的自然變化是上主臨在和拯救的符號。然而,符號的重要是他們所指向的事,而不是符號本身。換句話說,沒有這些符號不等於他們要指向的事不會出現,因為要指向的事並不倚賴符號。因此,雖然在五旬節當日,門徒中沒有經歷異象、異夢、預言和神蹟奇事,但彼得仍引用珥二28-32解讀門徒說出不同地方語言的經驗。指出耶穌是上主的神蹟,耶穌的復活證明上主的拯救已發生。人類因罪使他們分離,人類也因耶穌的救贖使他們團結。

按約珥書和使徒行傳經驗,跨越語言隔膜肯定有助團結,但團結之可以出現,因為上主聆聽了以色列人的哀聲。哀聲是因受到不公義對待、哀聲是因伸冤無門、哀聲是因我們活在罪中,不能自拔。或許,這份沉重的哀聲令人透不過氣,但它卻是團結之源,因為脫離了哀慟的團結是虛偽的。六四就是對團結和虛偽團結最好說明。上主不會在刻意忘記、逃避承擔和看搵食為至上者中臨在,卻在發出哀聲的人群中。

團結之可以出現,因為上主的救贖已發生,並成為發出哀聲者的盼望。對上主救贖的盼望就是對公義彰顯的相信。在哀聲的日子,我們何來可以相信復活上主是我們的盼望?對股市、樓價、一帶一路,甚至中國夢不是更具體,更實際嗎?這可能是,但由這些盼望而建立的團結是利益優先、弱肉強食,而無權者被犧牲了。由上主救贖形塑的團結不必然令我們即時化險為夷,但卻使我們相信公義和愛才是最後。

團結不是靠人數,也不需要甚麼愛國,而是因上主在我們哀聲中,並耶穌的復活成為我們的盼望。今日的遊行是香港人要向不符合司法公正的逃犯條例修定說不。修例是一種偽裝法治的人治。香港人遊行沒有一定成功改變政府,但我們卻在眼淚與盼望中團結。上主的靈也臨在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