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共存的生活倫理(耶廿九1-14)


面對耶路撒冷滅亡和消滅他們的巴比倫帝國,上主藉耶利米向被擄猶太人說,「你們要建造房屋,住在其中;要開墾田園,吃園中所出產的;要娶妻生兒養女,為你們的兒子娶妻,使你們的女兒嫁人,生兒養女。你們要在那裏生養眾多,不可減少。我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向耶和華祈求,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耶廿九5-7

王室人員和有強烈猶太人主義思想的多不會歡迎上主的話,因為這話容易令人民失去反抗意志。結果,以色列復國就變得渺茫。被擄是一種侮辱。至於老百姓,他們可能很歡迎上主的話,因為在猶太王統治下,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被擄為他們帶來盼望,因為終於可以換統治者了。亡國是好還是壞,沒有一定。

猶太人被擄遭遇是因他們違背上主吩咐所致,所以,猶太人亡國是上主懲罰,罪有應得,但這不等於其他有亡國經驗者都要採納耶利米建議,即先要認罪悔改,「為這城求平安」。例如,亡國百多年的波蘭就以受苦基督詮釋他們的遭遇。他們視波蘭是「要在自己的肉身上補滿基督未盡的苦難。」(歌一24)他們選擇反抗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統治。「為這城求干安」是一個普世理論嗎 ?我不認為是。那麼,猶太人這段在陌生地生活的經驗對我們有甚麼意思?

第一,被擄的猶太人和遭瓜分的波蘭向我們見證,「上主在那裡,盼望就在那裡」。你們呼求我,向我禱告,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廿九12-13)。猶太人會堂是在耶路撒冷聖殿被毀後和被擄後出現。敬拜上主沒有因地域限制而消失,反而可以在陌生地出現。

第二,培養「共存」(live with)的生活倫理。以患癌症為例,共存不是歡迎癌症,也不是不抵抗癌症,而是在沒有能力消滅癌症下,不陷於被癌症的不友善和侵略性嚇退。即不陷於過於樂觀或過於悲觀。共存是不在現實以外和旁邊生活,卻在現實其中,接受掙扎、張力、矛盾是當下狀態。縱使被打敗了,我們仍是不亢不卑地生活。

共存的生活倫理的核心不是 James Scott 所講的「弱者的武器」,也不是平衡,而是以德性倫理的中庸,保持有「作為」和「不作為」的勇氣;有忍受苦難和苦中作樂的承載力和創造力;有辦識和發揮在黑暗中微光的想像力;有保存清心和不服氣的心靈。查實,教會對共存的生活倫理並不陌生,因為教會是終末群體,即它不屬於世界,卻在其中。靠聖靈能力,讓我們以共存的生活倫理,為生活在這城的人求平安,不只是「建造房屋、開墾田園、結婚生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