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這真是上主的兒子(可15:37-39)
這個月,我們的世界發生了很多令人動容的事。劉曉波獲頒發諾貝爾和平獎、趙連海無辜地被判兩年半和昂山素姖終被釋放等。坦白說,昂山素姖的釋放實在不需要高興,因為她的囚禁本身就是不義的。釋放只是撥亂反正 。劉曉波的獲獎也不值得慶祝,因為他仍然無理地被囚。趙連海一事更令人髮指,因為受害者和舉報者竟變為罪犯。慣性支持中央的港區人大代表都受不了。
他們的遭遇使我聯想起耶穌的遭遇。耶穌被釘在十字架的決定是一個不正義的決定。不但因為彼拉多承認耶穌沒有犯罪,不需要被判死刑,更因為耶穌的「罪」來自祂揭露當時法利賽人的不正義。耶穌被釘十字架一事不只是他個人的命運,更代表祂所維護的邊緣群體(罪人、妓女和稅吏)將會進一步被邊緣和否定,因為那一個要挑戰當時宗教權力的人將會跟耶穌的命運一樣。十字架的刑罰是一個政治的恐嚇。當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大聲喊叫而氣就斷了時,聖殿的幔子從上而下裂為兩半(可十五37-38)。馬可沒有紀錄耶穌所喊叫的內容,但路加卻記錄,「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路廿三46)另一方面,聖經也沒有說得清楚這裂開的幔子是那分別至聖所和聖所的幔子抑或是那進入聖殿將猶太人與外邦人分開的幔子?不論是那一個幔子,幔子所代表的分別被打破了。一方面,因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承擔人一切的罪,猶太人可以直至進入至聖所而不需要透過大祭司一年一次代表猶太人向上主認罪和獻祭。另一方面,聖殿不再是猶太人的聖殿,而是萬國禱告的殿。在耶穌的救贖裡,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分別不再有,因為他們都是上主的兒女。以上對幔子裂開的神學解釋沒有錯,但不足之處,就是忽略了幔子裂開最基本的意義。所謂最基本,幔子裂開是聖父對聖子受苦的回應。當耶穌開始傳道時,聖父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三17)又當耶穌在他的傳道身崖中的轉捩點時,聖父向他保證說,「這是我的愛子。」(可九7)但在十字架上,聖父沒有回應耶穌的說話,「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聖父似乎離開了,沉默了,但實際上,聖父卻選擇以象徵表達,就是遍地都黑暗和幔子裂開。(可十五33)聖父沒有在耶穌受苦時不在場,而是不以說話方式在場。
按以上象徵理解,幔子代表上主的衣服,而幔子裂開就是上主撕裂祂的衣服。按猶太人傳統,撕裂衣服代表悲哀和傷痛,忿怒和無奈。例如,當雅各知道其兒子約瑟死了的消息時,他便撕裂衣服。(創三十七34)又當大衛知道掃羅被殺後,他也撕裂衣服,跟隨他的人也是如此。(撒一11)面對自己的兒子受到不正義的對待時,上主心痛了。看見十字架的殘酷時,上主忿怒了。祂以撕裂幔子表達祂內心最深切的悲痛。
第二,幔子的裂開代表上主不但聽見,更含意上主要看耶穌所受的苦難。聖父走出至聖所去看耶穌,也走出聖殿到各各他看耶穌。苦難打破上主與人的分隔,因為上主不會遠離人的苦難。在眾人眼中,耶穌只是弱者,他的喊叫不會改變現實的環境,但聖父真的聽見,以致祂主動撕裂幔子,親自到場,去拯救和安慰他。以色列人很清楚,上主聽見以色列人的哀求,就要拯救。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所以下來要從埃及人手中把他們拯救出來。(出三7-8)從往後的發展,我們知道聖靈使耶穌從死裡復活。強權和不正義沒有掩埋正義,因為撕裂幔子的上主被人所受的苦難動容了。
幔子的裂開是上主對耶穌苦難的回應,也是上主對正義的肯定。這是幔子裂開最基本的意含。沒有對這基本理解的肯定而將幔子裂開解釋為罪不再使上主與人分隔無形將信仰非歷史化。
耶穌的遭遇和聖父對耶穌遭遇的反應使我們對劉曉波、趙連海和昂山素姖等人的遭遇有新的體會,就是上主也為他們撕裂衣服,並要親自去看和拯救他們。縱使劉曉波和趙連海仍下在監裡,昂山素姖的釋放仍沒有帶來2100多良心犯人被釋放的可能,但使耶穌從死裡復活的聖靈必施行拯救與公義。威嚇不會阻止正義,反而正義使暴力者露出他們的恐懼。
面對耶穌的受刑,百夫長說,「這人真是上主的兒子。」(可十五39)按當時的政治環境,這是一句煽動的話,因為只有凱撒(羅馬皇帝)才是上主的兒子。何來這政治犯人是上主的兒子(耶穌的罪名是猶太人的王,顛覆羅馬政權的罪)?此外,「這人真是上主的兒子」會觸怒當時針對耶穌的法利賽人,因為耶穌已被視為褻瀆上主。何來一個褻瀆上主的人是上主的兒子?百夫長不怕死嗎?不怕被牽連嗎?或許,聽見他說話的人不多。縱使真的可能如是,但他抵不過良知,以致他不能不說,「這人真是上主的兒子」,而沒有太多考慮。黑暗中的光明不必然是柳暗花明,因為實在有太多人仍舊無辜地犧牲了,沒有得著正義。雖是如此,但在黑暗中,我們仍可以看見光明,因為人的良知沒有被掩蓋。
「這人真是上主的兒子」不只是個人對耶穌的認信,而是一個良知的行動。面對劉曉波等人的遭遇,使人動容的,莫過於有人勇敢地說,「這人真是上主的兒子。」這不是政治的立場,而是良知的呼喚。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珍惜活著
「上主是活人的主」是耶穌對撒都該人要說的話(路廿27-40),但撒都該人不完全明白這話,因為死亡是人的經歷。若死亡是真實經歷,「上主是活人的主」就有兩個可能的意思。第一,上主不是死人的主,因為死人不會經歷上主;第二,上主仍是死人的主,因為上主使死人復活。撒都該人傾向選擇第一個解釋,但耶穌卻指向第二個解釋。這個觀點與角度的問題最後只可以在耶穌復活後得到確認。對基督徒來說,復活不是一個要爭議的問題,因為耶穌復活了。所以,我們的問題有別於撒都該人。他們關心死人是否復活,而我們關心上主如何是活人的主。
在我們社會裡,有些人生活得很艱難。他們已沒有精力去問:活著是為生存還是為了更有意義的原因?工作時間長、微薄的工資、居住環境的惡劣、生活指數高昂等使生活不容易過。每日都是在計算下生活。生活似乎是一個沒有意義的重複,因為他們看不見他們的遭遇有改變的可能。若他們有孩子時,他們將期望放在孩子身上。可惜的是,香港教育對貧窮家庭越來越不利。例如,當很多傳統名校轉為直資和中學自行收生的比例增加時,來自貧窮家庭同學可以入讀這些學校的機會就減少了。再者,香港經濟活動的單一化加速生活競爭性和淘汰性。此刻,我特別想起夏甲的遭遇(創十六)。夏甲受到撒萊對她虐待而不得不逃走。在失望和絕望下,上主主動安慰她,以致夏甲說,「上主是看顧人的上主。」(創十六13)原來,上主是活人的主不只有復活之意,更有看顧之意。上主對活人的遭遇不會不理。然而,上主對夏甲的看顧沒有因此改變了她不再受撒萊不公義的對待。故事的發展是,夏甲和她的孩子最後都被趕走了(創廿一)。
夏甲就走了,在別是巴的曠野走迷了路。 皮袋的水用盡了,夏甲就把孩子撇在小樹底下, 己走開約有一
箭之遠,相對而坐,說:「我不忍見孩子死」,就相對而坐,放聲大哭。(創廿一14-16)
上主對她說,「不要害怕,我已聽見童子的聲音了。」(創廿一17)上主是活人的上主,祂絕不會讓我們在無奈和無望過一生。縱使我們真的死了,上主必使我們復活。再者,祂會看顧倖存者。這是我可以向你們見證的。前妻已死了十一年,但上主真的看顧我們一家。我們沒有甚麼可以埋怨,只有感謝。
雖然生活的日子是艱難,但活著不是為了生存,因為活著使我們體驗恩典。恩典,因為我們的家人和朋友珍惜我們活著。又縱使你已經沒有親朋珍惜你的活著,但創造你的上主卻珍惜你的活著。雖然夏甲和他的孩子被亞伯拉罕拋棄,不珍惜她活著與否,但上主卻珍惜他們兩人的活著。他們的活著絕不多餘,沒有阻撓地球自轉。或許,我的看法太浪漫了,因為我有珍惜我活著的妻子、兒女、讀者、學生和朋友。相反,若這一切都消失時,我還可以覺得活著是恩典嗎?真的,沒有他們,我的活著已沒有意義了。所以,我們變得有責任要讓周遭的人感受到我們關心他的生與死,珍惜他活著的恩典。原來,相信上主是活人的上主,就是要珍惜周遭人的活著,讓他們可以好好活著。不是因為他的活著可以為我們帶來甚麼利益和方便,而是因為活著是恩典。
就著近日社會發生的事,我想起兩件事。第一,當中央政府用種種方法去否定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意義時,我們對劉曉波支持就很重要,因為我們看見一個龐大制度剝奪人基本活著的權利。我們珍惜劉曉波的活著,不必然因為他比其他民運人士更偉大,而是因為一個無理和無性的政府。雖然他本人不可以到奧斯陸領取和平獎,但我們會在12月10日以不同形式參與頒獎禮,向一個不容人活著的政權說不,並向劉曉波及其家人說是(YES)。
第二,當大家樂集團(快餐店)取消員工有薪的膳食時間時,我們社會整體發出強烈不滿,甚至要擺食大家樂。經過一輪的行動,大家樂終於取消它原本計劃。有人認為這代表群眾力量的抬頭。我從來不懷疑群眾力量,但群眾的勝利不是因人多,而是因對員工活著的珍惜。雖然香港社會有很多令人沮喪的地方(貧富懸殊,刻薄工資,樓價高企),但這仍是一處珍惜人活著的地方,因為社會中仍有人著緊別人的活著。
上主是活人的主,不只是向將要死的人說,更是對我們社會而說。對死後的盼望與讓人好好活著是不可分割。不關心人當下生活的狀況而只關注人死後的生活是死人的福音,不是活人的福音。那麼,教會的認信不只是我信死後的生命,更信死前的生命。這相信使教會主動對人的關心、對社會的批判,並建立一個珍惜人活著的社會文化。
在我們社會裡,有些人生活得很艱難。他們已沒有精力去問:活著是為生存還是為了更有意義的原因?工作時間長、微薄的工資、居住環境的惡劣、生活指數高昂等使生活不容易過。每日都是在計算下生活。生活似乎是一個沒有意義的重複,因為他們看不見他們的遭遇有改變的可能。若他們有孩子時,他們將期望放在孩子身上。可惜的是,香港教育對貧窮家庭越來越不利。例如,當很多傳統名校轉為直資和中學自行收生的比例增加時,來自貧窮家庭同學可以入讀這些學校的機會就減少了。再者,香港經濟活動的單一化加速生活競爭性和淘汰性。此刻,我特別想起夏甲的遭遇(創十六)。夏甲受到撒萊對她虐待而不得不逃走。在失望和絕望下,上主主動安慰她,以致夏甲說,「上主是看顧人的上主。」(創十六13)原來,上主是活人的主不只有復活之意,更有看顧之意。上主對活人的遭遇不會不理。然而,上主對夏甲的看顧沒有因此改變了她不再受撒萊不公義的對待。故事的發展是,夏甲和她的孩子最後都被趕走了(創廿一)。
夏甲就走了,在別是巴的曠野走迷了路。 皮袋的水用盡了,夏甲就把孩子撇在小樹底下, 己走開約有一
箭之遠,相對而坐,說:「我不忍見孩子死」,就相對而坐,放聲大哭。(創廿一14-16)
上主對她說,「不要害怕,我已聽見童子的聲音了。」(創廿一17)上主是活人的上主,祂絕不會讓我們在無奈和無望過一生。縱使我們真的死了,上主必使我們復活。再者,祂會看顧倖存者。這是我可以向你們見證的。前妻已死了十一年,但上主真的看顧我們一家。我們沒有甚麼可以埋怨,只有感謝。
雖然生活的日子是艱難,但活著不是為了生存,因為活著使我們體驗恩典。恩典,因為我們的家人和朋友珍惜我們活著。又縱使你已經沒有親朋珍惜你的活著,但創造你的上主卻珍惜你的活著。雖然夏甲和他的孩子被亞伯拉罕拋棄,不珍惜她活著與否,但上主卻珍惜他們兩人的活著。他們的活著絕不多餘,沒有阻撓地球自轉。或許,我的看法太浪漫了,因為我有珍惜我活著的妻子、兒女、讀者、學生和朋友。相反,若這一切都消失時,我還可以覺得活著是恩典嗎?真的,沒有他們,我的活著已沒有意義了。所以,我們變得有責任要讓周遭的人感受到我們關心他的生與死,珍惜他活著的恩典。原來,相信上主是活人的上主,就是要珍惜周遭人的活著,讓他們可以好好活著。不是因為他的活著可以為我們帶來甚麼利益和方便,而是因為活著是恩典。
就著近日社會發生的事,我想起兩件事。第一,當中央政府用種種方法去否定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意義時,我們對劉曉波支持就很重要,因為我們看見一個龐大制度剝奪人基本活著的權利。我們珍惜劉曉波的活著,不必然因為他比其他民運人士更偉大,而是因為一個無理和無性的政府。雖然他本人不可以到奧斯陸領取和平獎,但我們會在12月10日以不同形式參與頒獎禮,向一個不容人活著的政權說不,並向劉曉波及其家人說是(YES)。
第二,當大家樂集團(快餐店)取消員工有薪的膳食時間時,我們社會整體發出強烈不滿,甚至要擺食大家樂。經過一輪的行動,大家樂終於取消它原本計劃。有人認為這代表群眾力量的抬頭。我從來不懷疑群眾力量,但群眾的勝利不是因人多,而是因對員工活著的珍惜。雖然香港社會有很多令人沮喪的地方(貧富懸殊,刻薄工資,樓價高企),但這仍是一處珍惜人活著的地方,因為社會中仍有人著緊別人的活著。
上主是活人的主,不只是向將要死的人說,更是對我們社會而說。對死後的盼望與讓人好好活著是不可分割。不關心人當下生活的狀況而只關注人死後的生活是死人的福音,不是活人的福音。那麼,教會的認信不只是我信死後的生命,更信死前的生命。這相信使教會主動對人的關心、對社會的批判,並建立一個珍惜人活著的社會文化。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我們需要甚麼的知識
這是五年前的文章. 雖然距今已有一段日子, 但當中的討論仍有效.
《創世記》中有關亞當和夏娃食分別善惡樹果子一事讓我想起數個與知識牧養相關的課題。第一,誰界定誰可以獲取甚麼知識?第二,知識是否必然帶來自由和解放?第三,究竟人需要甚麼的知識?以下的分享不是直接回答這些與分別善惡樹有關的問題,而是抱著這些問題去反省知識牧養。
奴隸性知識與解放性知識
知識可以分為奴隸性與解放性。奴隸性知識是絕對,操縱性和不容許受挑戰,因為擁有知識者或對知識有解釋權者以知識去控制被教導者。在奴隸性知識下,牧養完全是一種由上而下的過程,被牧養者被要求放下他們的觀點或懷疑而不經批判地接受牧養者所提供的真理知識。若有不順服或繼續持異見者,他/她就被定為「異端」。令人髮指的,在奴隸性知識下,一切有違奴隸性知識的知識皆被鬼魔化,禁止被宣講,因為奴隸性知識害怕解放性知識。最後,無知成為美德,幼稚成為真理。
數年前,我曾被邀請在某教會主講一連四堂主日學,但第三堂就被辭退了。原因是我對信徒與非信徒結婚的看法與這教會立場不同。該堂會牧者認為我的思想危害他堂會的信徒身分,但若身分是來自不容反省和討論的話,所要維持的身分只不過是奴隸身分而已。相反,解放性知識容許懷疑,鼓勵反省和對話,並以建立個人責任的自由為己任。若上主要將我們從作為罪的奴隸中釋放的話,祂豈不也要將我們從奴隸性知識釋放出來嗎?馬丁路德曾將信徒從羅馬教會的奴隸性知識解放出來(例如,他強調信徒可領受聖餐中的餅和酒,堅持信徒皆祭司等),但可惜的是,繼承改教傳統的新教卻漸漸成為另一個羅馬教會。「基督教」(Protestant)的意思就是抗爭(protest)之意。抗爭不是為反抗而反抗,而是不想做奴隸。究竟有那些知識可以將人解放出來?我沒有名單,但不容許有懷疑與對話,修改與理性的知識肯定不是解放性知識。
對習慣擁有知識或對知識有解釋權的人來說,解放性知識是危險的,因為他們認為解放性知識只處理了「被解放」(free from),而沒有回答「邁向」(free to)。這是解放性知識下的牧養需要留意,但並不因此,奴隸性知識下的牧養就可以理直氣壯綑綁人。因為奴隸性知識下的牧養只會製造奴隸和維繫奴隸意識,而絕非為自由。
抽離性知識與參與性知識
知識可以分為抽離性知識與參與性知識。我特別想起馬克斯一句話,「哲學家解釋了世界,但最重要仍是改造世界。」解釋世界與改造世界沒有必然對立,但現實上,很多時,他們並不關聯。問題不必然在於哲學家不懂將理念化為行動。若是如此,這還可以接受。然而,當下的問題是現代知識沒有培養學習者承擔的氣質和勇氣。知識一面倒被客觀化和排除個人情感。當然,抽離有一定的價值,因為沒有客觀的分析,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可能流於主觀感覺。可惜的是,抽離性知識的目的不是要讓我們對社會有更適切的投入和參與,而是讓我們可以合理地和巧妙地免除承擔。在抽離性知識牧養下,牧養者疏離於被牧養者具體的生活世界,因為他不願意承擔。他的反省不是從當下人的際遇開始,而是從理論(形而上)開始。結果是,世界不但沒有被改造,牧養也變得更曲高和寡。相對來說,參與性知識並不是一種客觀性分析和計算式知識。它帶著感情和價值去學習和牧養,以致帶來的改造不只是智性的改變,也是生命的改變。此外,參與性知識要求學習者藉著參與,從中反省,建立新知識。參與性知識是相向,是處境,是行動。在參與性知識下,知識不是為了追求客觀,而是為了使世界更有人性和人情味。
某層面來說,教會較傾向以參與性知識來牧養。例如,教會較強調知識對個人生命改變的重要性(例如,成聖)。雖是如此,但教會習慣地將參與性知識限制在個人層面。結果是,參與性知識的牧養變得畸形發展,因為若干範疇可以參與,某些範疇不容許參與。那麼,這種所謂參與性知識只不過是一種偽裝的參與性知識。
為經濟服役的知識與為生命培育的知識
知識可以分為經濟服役的知識與為生命培育的知識。在新經濟秩序下,效率不但成為當下工作最主要的考慮。不但如此,效率更漸漸成為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換句話說,真實的知識就是那增加我們效率的知識。另一方面,知識型社會傾向要求大部份職業都需要有相關學歷。打工仔需要不斷更新他們的知識,以致配合知識型社會的需求。結果是,人人趕著進修,獲取新知識。終身學習在知識型經濟下不再是對個人生命的提昇,而是為特定的經濟社會服務;否則,他們就會容易被淘汰。這種思維不僅帶來對工作人的影響,更改變了教育的本意。教育不再以培育生命為首任,而是為知識型經濟服務。牧養也不排除有這傾向。意即,一種強調量化的教會增長和個人成長正主導當下的牧養。在這情境下,知識已被經濟殖民化了。又在這種知識的培育下,人變得功利和物質,並缺乏對生命的體會。然而,最重要的,莫過於那些不達經濟指標的人就被標籤為不成功和沒有能力。
相反,一種培育生命的知識看每一個人都是特別,而不是別人的翻版。因此,它容許各人有其成長的過程,而無需跟著社會定下的標準走。成功不是從經濟條件來量度,也不是從社會地位來肯定,而是從對人生的美善追求來展現。當有人怪責當下的青少年人欠缺捱苦的精神,耐性,承擔和理想時,我們要撫心自問,「我們當下的社會是一個怎麼樣社會呢?」我們對青少年人要有期望,但不反省我們當下的社會出現了甚麼問題時,對青少年人的期望只會帶來不諒解和埋怨。
再思知識牧養
若解放式知識優於奴隸性知識,抽離性知識優於參與性知識,為生命培育的知識優於為經濟服役知識時,我要問誰人界定其具體內容和由誰人執行牧養。青少年不應只被視為被動的接受者,他們更應有份參與,並塑造牧養的具體內容。Paulo Freire說,「在銀行概念下的教育,知識是那認為自己有知識的人向那些他們認為沒有知識的人一種禮物。當將對方看為絕對無知時,這已是欺壓意識形態特徵之一。同時,這也否定教育與知識是一個探問的過程。」他繼續說,「教育是要調解老師與學生的矛盾,以致他們知道他們同時是老師和學生。」因此,牧養是雙方共同面對當下社會挑戰的反思與回應。
此外,牧養本身不屬於一種「線性模式」(約化主義)。我們不要以為掌握相關的定律和條件後就可以按部就班牧養(或控制)青少年。相反,牧養本身牽涉多層變數,尤其是人的反應。反應可以塑造一種新環境。社會理論稱此為「emergence」。牧養需要對新環境的敏銳,以致牧養不淪為一種決定論。就此,牧養是一項探險的活動。
《創世記》中有關亞當和夏娃食分別善惡樹果子一事讓我想起數個與知識牧養相關的課題。第一,誰界定誰可以獲取甚麼知識?第二,知識是否必然帶來自由和解放?第三,究竟人需要甚麼的知識?以下的分享不是直接回答這些與分別善惡樹有關的問題,而是抱著這些問題去反省知識牧養。
奴隸性知識與解放性知識
知識可以分為奴隸性與解放性。奴隸性知識是絕對,操縱性和不容許受挑戰,因為擁有知識者或對知識有解釋權者以知識去控制被教導者。在奴隸性知識下,牧養完全是一種由上而下的過程,被牧養者被要求放下他們的觀點或懷疑而不經批判地接受牧養者所提供的真理知識。若有不順服或繼續持異見者,他/她就被定為「異端」。令人髮指的,在奴隸性知識下,一切有違奴隸性知識的知識皆被鬼魔化,禁止被宣講,因為奴隸性知識害怕解放性知識。最後,無知成為美德,幼稚成為真理。
數年前,我曾被邀請在某教會主講一連四堂主日學,但第三堂就被辭退了。原因是我對信徒與非信徒結婚的看法與這教會立場不同。該堂會牧者認為我的思想危害他堂會的信徒身分,但若身分是來自不容反省和討論的話,所要維持的身分只不過是奴隸身分而已。相反,解放性知識容許懷疑,鼓勵反省和對話,並以建立個人責任的自由為己任。若上主要將我們從作為罪的奴隸中釋放的話,祂豈不也要將我們從奴隸性知識釋放出來嗎?馬丁路德曾將信徒從羅馬教會的奴隸性知識解放出來(例如,他強調信徒可領受聖餐中的餅和酒,堅持信徒皆祭司等),但可惜的是,繼承改教傳統的新教卻漸漸成為另一個羅馬教會。「基督教」(Protestant)的意思就是抗爭(protest)之意。抗爭不是為反抗而反抗,而是不想做奴隸。究竟有那些知識可以將人解放出來?我沒有名單,但不容許有懷疑與對話,修改與理性的知識肯定不是解放性知識。
對習慣擁有知識或對知識有解釋權的人來說,解放性知識是危險的,因為他們認為解放性知識只處理了「被解放」(free from),而沒有回答「邁向」(free to)。這是解放性知識下的牧養需要留意,但並不因此,奴隸性知識下的牧養就可以理直氣壯綑綁人。因為奴隸性知識下的牧養只會製造奴隸和維繫奴隸意識,而絕非為自由。
抽離性知識與參與性知識
知識可以分為抽離性知識與參與性知識。我特別想起馬克斯一句話,「哲學家解釋了世界,但最重要仍是改造世界。」解釋世界與改造世界沒有必然對立,但現實上,很多時,他們並不關聯。問題不必然在於哲學家不懂將理念化為行動。若是如此,這還可以接受。然而,當下的問題是現代知識沒有培養學習者承擔的氣質和勇氣。知識一面倒被客觀化和排除個人情感。當然,抽離有一定的價值,因為沒有客觀的分析,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可能流於主觀感覺。可惜的是,抽離性知識的目的不是要讓我們對社會有更適切的投入和參與,而是讓我們可以合理地和巧妙地免除承擔。在抽離性知識牧養下,牧養者疏離於被牧養者具體的生活世界,因為他不願意承擔。他的反省不是從當下人的際遇開始,而是從理論(形而上)開始。結果是,世界不但沒有被改造,牧養也變得更曲高和寡。相對來說,參與性知識並不是一種客觀性分析和計算式知識。它帶著感情和價值去學習和牧養,以致帶來的改造不只是智性的改變,也是生命的改變。此外,參與性知識要求學習者藉著參與,從中反省,建立新知識。參與性知識是相向,是處境,是行動。在參與性知識下,知識不是為了追求客觀,而是為了使世界更有人性和人情味。
某層面來說,教會較傾向以參與性知識來牧養。例如,教會較強調知識對個人生命改變的重要性(例如,成聖)。雖是如此,但教會習慣地將參與性知識限制在個人層面。結果是,參與性知識的牧養變得畸形發展,因為若干範疇可以參與,某些範疇不容許參與。那麼,這種所謂參與性知識只不過是一種偽裝的參與性知識。
為經濟服役的知識與為生命培育的知識
知識可以分為經濟服役的知識與為生命培育的知識。在新經濟秩序下,效率不但成為當下工作最主要的考慮。不但如此,效率更漸漸成為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換句話說,真實的知識就是那增加我們效率的知識。另一方面,知識型社會傾向要求大部份職業都需要有相關學歷。打工仔需要不斷更新他們的知識,以致配合知識型社會的需求。結果是,人人趕著進修,獲取新知識。終身學習在知識型經濟下不再是對個人生命的提昇,而是為特定的經濟社會服務;否則,他們就會容易被淘汰。這種思維不僅帶來對工作人的影響,更改變了教育的本意。教育不再以培育生命為首任,而是為知識型經濟服務。牧養也不排除有這傾向。意即,一種強調量化的教會增長和個人成長正主導當下的牧養。在這情境下,知識已被經濟殖民化了。又在這種知識的培育下,人變得功利和物質,並缺乏對生命的體會。然而,最重要的,莫過於那些不達經濟指標的人就被標籤為不成功和沒有能力。
相反,一種培育生命的知識看每一個人都是特別,而不是別人的翻版。因此,它容許各人有其成長的過程,而無需跟著社會定下的標準走。成功不是從經濟條件來量度,也不是從社會地位來肯定,而是從對人生的美善追求來展現。當有人怪責當下的青少年人欠缺捱苦的精神,耐性,承擔和理想時,我們要撫心自問,「我們當下的社會是一個怎麼樣社會呢?」我們對青少年人要有期望,但不反省我們當下的社會出現了甚麼問題時,對青少年人的期望只會帶來不諒解和埋怨。
再思知識牧養
若解放式知識優於奴隸性知識,抽離性知識優於參與性知識,為生命培育的知識優於為經濟服役知識時,我要問誰人界定其具體內容和由誰人執行牧養。青少年不應只被視為被動的接受者,他們更應有份參與,並塑造牧養的具體內容。Paulo Freire說,「在銀行概念下的教育,知識是那認為自己有知識的人向那些他們認為沒有知識的人一種禮物。當將對方看為絕對無知時,這已是欺壓意識形態特徵之一。同時,這也否定教育與知識是一個探問的過程。」他繼續說,「教育是要調解老師與學生的矛盾,以致他們知道他們同時是老師和學生。」因此,牧養是雙方共同面對當下社會挑戰的反思與回應。
此外,牧養本身不屬於一種「線性模式」(約化主義)。我們不要以為掌握相關的定律和條件後就可以按部就班牧養(或控制)青少年。相反,牧養本身牽涉多層變數,尤其是人的反應。反應可以塑造一種新環境。社會理論稱此為「emergence」。牧養需要對新環境的敏銳,以致牧養不淪為一種決定論。就此,牧養是一項探險的活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