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XX口中,我知道XYY先生曾是一位理科和體育老師,並且曾帶領校隊勇奪學界足球比賽冠軍。按XX說,他繼承了父親對足球熱愛和智慧的基因,而妹妹YY就繼承了父親數學和精密頭腦的基因。我常與XX一起看足球,他是用腦來睇波。所以,我肯定他的觀察是正確的,即XYY先生是位傑出的理科和體育老師,並一位培育子女成長的父親。
然而,人生卻是無常。當人對前景充滿盼望與夢想時,不幸就殘酷地降臨在人身上,將盼望徹底摧毀。對一個四十多歲的人來說,這應是他的黃金歲月,因為經驗已有一定累積、人脈網絡已有一定建立、對世情也有一定的掌握。所謂四十而不惑。當他準備實現人生夢想時,無情的疾病卻臨到他身上,取走他的機會,甚至意志。我們可想像他的失望與沮喪、忿怒與埋怨。這正是XYY先生的遭遇。當對教學稍有把握、經濟上讓XYY太太稍可放心、對兒女成長稍有安慰時,柏金遜病就臨在XYY身上,逐步磨滅他的夢想。
聖經有一個人物叫雅各。在他130歲時,他評價自己人生是「又少、又苦」。他的苦不是因為他患上甚麼惡疾,而是自覺被命運所戲弄。他曾欺騙了他哥哥的長子名份,卻導致逃命,成為浪子。他的感情生活充滿無奈,而兒子之間的衝突更令他心痛。所以,他以苦來描述他的人生。若命運戲弄人生的話,命運也能改變人生。隔了接近20年,雅各竟然與他以為死了的兒子重聚,並有17年時間過著有家的生活。若再問他如何描述他的人生,我相信他不會再說「又少、又苦」,反而會說上主恩典沒有離開他和他的一家。縱然只有17年的團聚,但他最終可以看見他的兒子,也最終可以與他的列祖一同安葬。這是寶貴的。
在旁人眼中,XYY先生的遭遇令人惋惜,甚至他自己也可能會這樣看,但與此同時,XYY先生會感謝一直照顧他的太太、跟他開玩笑的兒子XX和媳婦、一直陪伴他的女兒YY和他晚年認識的AAA先生在靈性和各方面的支持與關懷。他們的出現不能抵銷因多年患病帶來的身心傷痛,但有這些至親和恩人的陪伴和關懷下,生命中的恩典沒有被苦完全的遮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