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預苦期 (一): 以感恩生活和照顧貧窮人紀念主耶穌的救贖 (申26:1-11)



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會嘗試為其存在建立一個偉大的故事。例如,中國共產黨就有很多偉大故事,其中之一就是逃亡被改為「長征」。猶太人也不例外,他們的故事是:

我的祖先原是一個流亡的亞蘭人,帶着稀少的人丁下到 埃及寄居。在那裏,他卻成了又大又強、人數眾多的國。埃及人惡待我們,迫害我們,將苦工加在我們身上。於是我們哀求耶和華我們列祖的上帝。耶和華聽見我們的聲音,看見我們所受的困苦、勞役和欺壓,耶和華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以及大而可畏的事和神蹟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將我們領進這地方,把這流奶與蜜之地賜給我們。耶和華啊,看哪,現在我把你所賜我地上初熟的土產供上。(申26:5-9

這故事的特徵有二:第一,上主是顧念他們的;第二,他們倚靠上主恩典雖然以後數代的猶太人已沒有出埃及和入迦南的切身經驗,但沒有因此,他們對這歷史經驗變得陌生,因為這歷史經驗在他們生活中是仍繼續重演。第一,透過宗教生活提醒他們有關出埃及和入迦南的事件宗教生活反映在祭司和祭物上。祭司的出現不是猶太人的設定,而是上主的設定。祭司是上主與猶太人的媒介。他代表猶太人向上主獻祭,也代表上主向人的接納與宣赦。祭司和獻祭的出現就是因經驗上主對猶太人的救贖而來。所以,每次宗教活動就是歷史重演。第二,透過感恩和獻祭重演出埃及和入迦南事件。「耶和華啊,看哪,現在我把你所賜我地上初熟的土產供上。」(節2感恩不一定因為豐收,而是因為有地可以耕種,也因為所耕種的可以有收成因著感恩,猶太人認識沒有外在的恩典,就沒有今日。感恩使他們重演出埃及和入迦南。第三,透過在他們中間的寄居和孤兒寡婦重演出埃及和入迦南(節11-13。寄居和孤兒寡婦是那些缺乏,無可倚賴的人他們的出現含意著上主要拯救他們,因為當上主看見猶太人所受的困苦、勞役和欺壓,祂就拯救。上主吩咐猶太人的獻祭是要照顧他們。寄居和孤兒寡婦的遭遇沒有使人懷疑上主的真實,反而更真實體驗上主的愛。這是出埃及和入迦南的重演。

說回來,為何出埃及和入迦南這歷史經驗如此重要?原因不是因為政治上,猶太人需要這段歷史來鞏固其民族和國家,而是因為他們要知道他們是上主的子民。上主的子民不是關乎猶太人的特權,而是要成為萬國的祝福,見證上主的恩典。當他們忘記這歷史時,他們就沒有善待寄居者。這正是今日以巴衝突因素之一。

至於基督徒,我們的身份來自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苦帶來的救贖。沒有這歷史,就沒有基督徒;沒有這歷史的重演,教會就不是教會了。因此,教會必有聖餐,而每次聖餐就是重演耶穌基督的拯救。在聖餐中,我們體會耶穌基督的身體為我捨,耶穌基督的寶血為我流。我們是重價贖回來。此外,藉著見證和奉獻,我們見證上主不只是在我們危難中才出現,更一直看顧我們的生活。當習慣注視自己的不足時,我們很難感恩。當聽見有病患者說每一日都是額外時,我們才明白感恩的基礎不是因有餘,而是因仍在。所以,收入不高、體弱多病也可以感恩。最後,透過對貧窮人的照顧,我們重演耶穌基督的救贖。這正是耶穌在馬太福音25章所說的,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浪在外,你們留我住; 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獄裏,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流浪在外,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獄裏,來看你呢?』 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做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一年前,政府向每位18歲以上的香港居民派發6000元。你如何運用這筆錢?有基督徒選擇以這筆錢發動平等分享運動,為貧窮人、老人和露宿者提供飯盒和食物。到今天,這行動沒有因6000元用完後就結束,反而每個星期,他們繼續進行。他們不只派食物,更與貧窮人、老人和露宿者傾談。宗教生活、感恩生活和照顧貧窮人不是三擇其一或二,而是三者不可缺。

在教會年曆,今個主日是預苦期的開始。預苦期是透過禱告、奉獻、悔改和幫助貧窮人,讓我們紀念和參與耶穌基督為世人要承受的苦難。在第一週的預苦期,讓我們學習以感恩生活和關懷貧窮人重演耶穌基督的愛與救贖。

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

生命的本源與朝聖之旅-生命教育的故事



自序

生命教育不是學校場景下教育工作者的專利,反而是任何一個人都參與生命教育和任何一個場景都可實踐生命教育。那麼,刻意以生命教育作招牌的只不過是針對已存在於社會的反生命之傾向和行為,而不是要奪取對生命教育的話語權。所以,本書只是整理這三年參與生命教育,從中探索生命教育的小嘗試。

近十年來,教育界開始以生命教育為題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教育。如起初所說,生命教育不只屬於教育界,更屬於其他界別,包括社福界、醫療界、商界、餐飲界和服務界。所以,雖然本書的寫作背景是教育界,但我在寫作時,儘量包容,以致非教育界也能分享其中的故事。說回來,教育界如何理解生命教育?臺灣教育界在孫效志教授帶領下,以人生三問勾劃高中學生生命教育的內容和方向,即「人為何而活」、「人應如何生活」和「如何才能活出應活出的生命。若有人生三問,有人提出人生三態,即生存生活和生命生存是一種本能,是人存在於社會的首要條件;生活是一種方式,是人存在於社會的終身追求;生命是一種概括,是人存在於社会的價值體現。生存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享受生活;人之所以要享受生活,就是要點綴自己的生命。除人生三問和人生三態外,正向心理學以愉快人生pleasant life)、美好人生(good life)和意義人生(meaningful life)來描述快樂人生的基本。簡單來說,愉快人生是人能夠成功在生活中獲得各樣正面的情緒,包括快樂、自信、平靜、滿足等;美好人生是能夠在各種生活的重要環節上(包括家庭、人際關係、工作、子女管教等)運用我們個人獨特的長處和美德;意義人生是找到人生的意義。

以上對生命教育的不同焦點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發問。一方面,發問帶出人的存在,而存在使人發問。另一方面,發問是不會終止的。找到答案就產生新的發問,所以,生命教育是沒有最後定案。

本書選擇以兩個主題來詮釋生命教育,分別為生命的本源與朝聖之旅。生命的本源是關乎說故事、聽故事和重說故事。第二,生命的本源是身體和在地embodiment)。最後,生命的本源是快樂悲劇混合。生命是故事,不是因為故事是一個工具,而是因為生命是故事(being as in event)。我們只有在聽故事和說故事體驗生命,找回自己生命的位置。一方面,生命是故事拒絕將生命化約為一系列價值;另一方面,生命是故事提出我屬於甚麼故事的問題。除了生命是故事外,生命必然是身體和在地。否則,這不可能稱為生命。身體與在地要求我們從生理、心理和社會處景認識和活出生命。生命不純是意志和道德的問題,因為意志和道德也是身體性和在地性,即受他們所影響。最後,生命充滿含混。即有快樂,有悲劇;有慶祝,有哀痛;有感恩,有埋怨。如何在悲劇時仍對快樂有追求?如何在快樂時仍顧念在悲劇中的人?這是人生一大學問,也是生命的弔詭。

本書的第二個主題是朝聖之旅。朝聖之旅牽涉目的地和旅程。我沒有嘗試為閱讀者提供朝聖之旅的目的地,因為這是每個人要自己回答的,不可代辦。又縱使一個人暫不知其目的地,他仍然要走。所以,我集中探討朝聖之旅的旅程。其中,我認為有三個重要元素,分別為活得悠然、向他者開放和改造性踐行。活得悠然所關心的,就是找回生命的樂趣。它關乎心靈素養,即一種欣賞力、創造力和滿足感。我分別以閒暇和旅遊作為例子嘗試展現心靈素養的質素。選擇閒暇,因為這是工作時間長的香港人所嚮往的;選擇旅遊,因為這已是現代人的生活特性之一。除閒暇和旅遊外,閱讀、烹調、農耕、攝影 等等也是對活得悠然的體會。

朝聖之旅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旅程。他不但需要有同行者,更在旅途中,他會遇上不同的人。那麼,向他者開放不僅是一個道德課題,更是一個存在課題。即我只有在向他者開放,我才認識自己的存在;我只有讓他者進入我的生命,我才認識體現真我。查斯(Jonathan Sacks)說,「我們在陌生人臉上遇見上主。我相信這是希伯來聖經對倫理單一最大和最違反直覺的貢獻。」[1] 在這部份,我選擇與老人痴呆者和特殊需要學童為例說明。他們讓我認識甚麼是人格、相互倚賴性、陌生世界、生命的驚訝 等等。有興趣者,可閱讀本人另一拙作,《不正常信仰-身體、身份與政治》(學生福音團契,2008)。

最後,朝聖之旅必牽涉改造性踐行。知行合一是其中一個課題,但我比較關心的課題是:(一)勞動在生命教育的角色;(二)參與社會改造的踐行與生命教育的關係。我選擇以台灣東海大學的勞作教育為案例探討勞動在生命教育的角色。我接受東海大學對勞作教育作出的教育反省,但我更認為勞作教育是對輕視勞動力社會的批判。另一文章是探討發生20092010年的苦行。苦行是一場反對政府計劃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的社會運動。生命教育必驅使學習者對公義的追求;與此同時,在追求公義之時,我們正進入生命教育。


這書不是一本生命教育的入門,所以,我沒有交代生命教育的歷史在學理方面,本書也欠缺系統陳明此外,我也沒有提供一些實踐方案相反,這書的目的是要刺激閱讀者對生命教育的想像,從而在其人生場景中思考可能的踐行。事實上,生命不能化約,反而甚麼都可以是生命教育,任何人也參與自己和他者生命的建立。我喜愛這種看似零亂的生命教育,不但因為生命就是沒有一定系統要跟隨,更因為教導者與學習者在互動中一同成長和一同發現。

我得以以較明顯身份進入生命教育的領域不能不提兩位同道第一位是盧龍光院長,他努力倡議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成立優質生命教育中心,而同時,找我當上主任一職因有這平台,我就順勢發展不同與中學生有關的生命教育課程和計劃,其中包括我是我的身體2010-12)、《和平教育》(2011-12)、《文化教育-生命培育與身份建立》(2011-13等計第二位是鄭漢文博士他邀請我以不同形式參與他帶領有關生命教育的計劃和課程,從中認識更多同行者他更是我生命的同行者,分享生活點滴

最後,多謝盧龍光院長鄭漢文博士曾煥棠教授和趙星光教授等賜序或推薦


龔立人
2013214


[1] J. Sacks, The Dignity of Difference (New York: Continuum, 2003), p.59.

2013年2月2日 星期六

新春快樂



正向心理學指出快樂人生分為愉快人生pleasant life)、美好人生(good life)和意義人生(meaningful life)。簡單來說,愉快人生是人能夠成功在生活中獲得各樣正面的情緒,包括快樂、自信、平靜、滿足等;美好人生是能夠在各種生活的重要環節上(包括家庭、人際關係、工作、子女管教等)運用我們個人獨特的長處和美德;意義人生是找到人生的意義。傳道書(九7-10)對於以上對快樂人生的看法有以下理解,

愉快人生是能夠歡歡喜喜喫飯和心中快樂飲酒(九7。第一,可以歡歡喜喜飲酒喫飯關乎心境歡喜,即好又一餐,不好又一餐」。因心境歡喜,人不介意吃石班還是鯇魚,不介意喝啤酒還是紅酒。不是因為有得食和有得飲就得,而是因為上主已悅納了我們。病患者的經驗告訴我們,能吃一口都是恩典。第二,心境歡喜,因為我們可以享受自己勞碌得來的好處(五18)。有人認為食別人的比食自己的應更歡喜。這所謂的歡喜是佔便宜的歡喜,而不是那份因食自己而產生的珍惜和成就感。關俊棠神父在其《步入紅塵》(1999) 一書,講述他脫離教會供養,入世傳道,自力更生的故事。他說,「人生第一次賺錢的感覺是興奮的。吃第一頓由自己賺回來的飯是甜美的」最後,心境歡喜,因為懂得食和懂得飲。這不只與佳餚美酒有關,更與人的節制有關。在新春期間,我們可能有不同飯局,讓我們放下不同擔憂和壓力,歡歡喜喜喫飯和飲酒,但與此同時,也能有節制的食

若愉快人生透過飲食體驗的話,傳道書作者說,美好人生是與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9。對於此話,我們有兩個考慮。第一,傳道書作者似乎假設快活度日是夫妻關係的嚮往,但現實是,很多夫妻關係是貼錯門神。或許,問題不是傳道書作者的假設錯誤,而是他提醒一個以男人為主的社會,不要因個人的成就而忘記你幼年所娶的妻。瑪拉基書13-16

你們又再做這樣的事,使哭泣和嘆息的眼淚遮蓋耶和華的祭壇,以致耶和華不再理會那供物,也不喜歡從你們的手中收納。你們還說:「這是為甚麼呢?」因為耶和華在你和你年輕時所娶的妻之間作證。她雖是你的配偶,你誓約的妻,你卻背棄她。一個人如果還剩下一點靈性,他不會這麼做。這人在尋找甚麼呢?上帝的後裔!當謹守你們的靈性,誰也不可背棄年輕時所娶的妻。 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說:「我恨惡休妻的事和衣服外面披上暴力的人。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不可行詭詐。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第二,所愛的人不限於夫妻,更應包括其他人,例如,父母、子女,甚至朋友。正因這是一個雙向過程,所以,我們可能會經歷不能與所愛的人快活度日。若問題來自我們自己的話,不妨踏出一步,邀請對方吃一頓飯,飲一杯茶;又若問題來自對方(不論因排斥或不願意),就不要勉強對方了。說回來,美好人生是要經營的,也要接受人生的限制。

最後,在愉快人生和美好人生之餘,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就是有責任地工作和生活。作者很坦白說,因為在你所必須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九10)。那麼,有人會認為人就不需努力生活了,但這不是傳道書作者的立場。第一,我們要有責任地工作和生活,因為不要浪費上主給我們的恩賜和生命。第二,原來生活和工作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一份對他者的禮物。昨天,我約了醫生,但到疹所時,接待員對我說,醫生病了,不能應疹。我問她,為何不早一點打電話通知病人?她只說,不好意思,但卻仍舊不打電話通知其他病人。最後,我向大學投訴了這疹所。有責任地工作和生活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讓別人也可以享受愉快人生和美好人生

在新春期間,祝願你們歡歡喜喜地吃與家人和朋友快活度日,並有責任地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