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

看到甚麼比如何看來得基本 (香港民主發展)

行政長官選舉的政改方案被否決後,大家都很關心香港民主發展。 在人大八.三一框架下,爭取民主是否只是口號,沒有實質意義? 中共政治有轉化可能嗎? 表面看來,這屬於政治學的 範疇,但也屬於神學範疇,因為上主在場,而歷史絕非只由某些人決定。所謂神學範疇,基本上,它不是關乎對所看見的解讀,而是關乎看。看比解讀優先,即看到甚麼,問題才產生,解讀才有需要。看不是如何看 how to see),而是看到甚麼 what to see)。有別於政治學的看,神學的看不是一種對社會分析的結果,而是一種靈性的觸覺,一種關乎生命態度和選取。那麼,神學的看如何看政改方案被否決之後的香港?

香港當下的歷史經驗(民主遙遙無期)不是香港獨有經驗。事實上,不同地區和社會比香港情況更嚴峻。例子之一是緬甸。不只今日洛興雅人(穆斯林)面對緬甸政府對他們的暴力,其他少數族裔也遭壓迫。此外,緬甸政府沒有遵守它1948的承諾,讓數個加入緬甸的少數族裔省自決其與緬甸的關係。又為了排斥昂山素姬當選總統的可能,軍政府醜陋地修改總統選舉法,以人治取代法治。若要講壓迫、失望和無力感,很多地區和社會的人們比我們艱難,但他們拒絕投降,以耐性投入生活和堅持美善。提出他們的遭遇,不是要透過比較,令身在香港的我們舒服點,而是要指出在不同受壓迫的地區和社會仍有人堅持不向以偶像形式出現的國家權勢下拜同時 我也要指出以偶像形式出現的國家權勢沒有絕對權力將人民完全打倒。這使我想起《列王紀上》第十九章有關以利亞的經驗。當以利亞以為他是最後的真理堅持者而自憐時,原來仍有七千人未曾向偶像巴力下拜。神學的看沒有輕視政權權力的堅固,也沒有天真地相信無權者的大能,反而看見日常生活的美善小事看見有人認真和真誠地生活看見有人擺脫一己生活方面的關懷,與其他人就彼此共同關切的事情有所交流和投入。就是這些小事賦予這城市的生命力,而這不是權力和制度可以給予。雖然制度的扭曲可以破壞生活世界,但以偶像形式出現的國家 權勢沒有絕對權力將人民完全打倒。耶穌看重窮寡婦捐的兩個小錢(馬可福音十四42),又選擇以最小的芥菜種子比喻天國(馬太福音十三31-32),甚至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路加福音十六10民主之路雖然崎嶇,但它沒有阻擋我們在日常生活行公義,好憐憫 ,反而在日常生活行公義,好憐憫,民主之實現已近在眼前

神學的看不僅關乎視域,更牽涉以甚麼態度去看,即以慈心、悲心、 謙讓和耐性去看。慈心是因對他者的愛,悲心是因對他者不幸遭遇而來的憐憫,謙讓是因坦誠自我批判而產生對他者包容,耐性是因有勇氣接受現實的無情而來的持續堅信。這些態度不是甚麼看透萬事或看破紅塵,反而讓人更投入參與社會。若如戴耀廷所說,和平佔中是一場覺醒運動,我們在爭取真普考之路和雨傘運動體會了「命運自主」,但缺乏慈心、悲心、謙讓和耐性的「命運自主」只會帶來失望、自義和排斥,因為我們已被自己蒙蔽了。神學的看不是對不同的看之一種補充,而是一種另類的看。查實,這另類就是回復人的應然,一種人們已忘記、不相信和無力的回復。我們需要上主幫助


政改方案被否決後的香港將會怎樣?如何繼續爭取民主?神學對此沒有甚麼高見,但神學的看看見日常生活小事的革命性,並以慈心、悲心、謙讓和耐性去看世情這是我們基督徒在七一的見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