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公共神學在香港-靈性,斷片和敘事


這照片是我在五月份在澳洲 Yarra Valley 酒園拍攝的。當然,我亦趁機品嚐各種紅酒和白酒。

用了接近一個月,快將完成一篇有關公共神學論文(參考:4月24日研究者的生活)。跟以往經驗一樣,快要完成時,我才清楚自己的論點,也修訂起初的立場。我稱這是一種對話式寫作。對話式寫作不只關乎發現,更是與其他作者的互動。簡單來說,基於先對反公共的公共神學之批判,從而透過陳日君樞機與明光社的參與公共空間去反思當下香港公共空間情況,而得出對公共神學三個建議:
1. 公共神學要表達出基督信仰的靈性,即寬容,道德勇氣等等,而不是一般所強調的價值(例如,異性戀,一男一女家庭)。
2. 公共神學是斷片性 (fragmentary),所以,神學要認識它的限制和不全面性。所以,神學需要與其他學科整合,為公共帶來益處。
3. 公共神學是溝通性(communicative),但是一種敘事形式(narrative),而不是一種規範形式。
在正式發表之前,我分別會在6月9日在突破同工會和6月13日在公共專業聯盟分享。聽一聽其他人意見。

3 則留言:

  1. 单看这三个建议,已经觉得精彩!

    回覆刪除
  2. 老師6月9日嚟突破同工會?
    真教人期待

    回覆刪除
  3. 但不知道這同工會是否開放給所有同工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