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舒區」描述一切都在控制之內,並相對地少焦慮和壓力的心理狀況。安舒區是否真的安全和舒服又是另一回事,因為安舒區可以是溫水煮蛙。人是否一定要離開安舒區?離開安舒區是否一定代表成長?等問題是因人而已,沒有絕對。今日福音書就是一個因跟隨耶穌而離開安舒區的故事。
打破隔離
故事是有關「渡到對岸去。」(節35)為何要渡到對岸?對岸指何處?這是一個甚麼地方?到對岸後會有甚麼事發生?答案在可五1-20。對岸是指加利利海東面的格拉森。格拉森是外邦人的居住地,飼養被猶太人視為不潔淨的豬隻,生活世界充滿外邦人的神像。若用現代人旅遊意識,渡到對岸去將是一場充滿好奇和冒險之旅,但畢竟,這不是耶穌時代的猶太人的看法。受種族、宗教的潔淨與不潔淨律法等因素影響,格拉森是異地,甚至是一處不潔淨之地。猶太人不但不會去,也怕去,不想受污染。例如,住在北愛爾蘭貝爾發斯基督徒社區的人不會到天主教徒社區,反之亦然。因沒有接觸,他們對對方的社區有很多錯誤想像,認為對方的社區充滿罪惡。話說回來,格拉森的人會如何解讀耶穌帶一班人來他們這裡?他們是友善探訪還是「踩埸」?這留待你們自己讀第五章,找出答案。
故事就是描述耶穌帶門徒跨越由猶太人劃下的界線。故事沒有交代門徒對到格拉森一事的立場,但他們做了門徒應要做的事,即跟隨耶穌。耶穌吩咐他們去格拉森,他們就聽從。然而,他們的行程又不是想像中順利。途中,「忽然狂風大作,波浪打入船內,以致船灌滿了水。」(節37)雖然門徒中的漁夫應對水性並不陌生,但他們都被場狂風巨浪嚇呆了。他們向耶穌求救。在他們跨越外邦人與猶太人的界線一事上,這自然力量是重要難阻。故事似乎要向我們說,跨越界線的行動要克服很多困難,甚至這些困難連你的命也可能要取去。這不是難明的道理。例如,一個決定領養孩子的家庭,他們跨越只由血緣對家庭的界定,而實踐耶穌說,「凡遵行我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了」;同時,面對重新建立家庭關係是困難重重,有家庭領養孩子數月後放棄了。又關心在囚者的,他們跨越監獄對人隔離的界線,實踐耶穌說,「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我」;同時,陌生感、對方無反應、政治的敏感和遙遠的路途等困難令他們有時難於堅持。
面對狂風巨浪,門徒甚懼怕,但耶穌卻睡覺,沒有被風浪影響。耶穌可能太倦了,又可能是他不認為狂風巨浪有甚麼害怕。為了門徒,耶穌斥責那風,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平靜了。(節39)除安全之餘,門徒在這事上對耶穌有更深入的認識,即耶穌不只是老師,更是主,因為只有上主才有能力吩咐風與海。
錯誤應用
對這故事,我們可能有一種錯誤應用,對上主國臨在的關注轉為關注個人,將信仰私人化。第一,有人以這故事合理一切跨越界線行為。近年例子是移居。移居是上主對我的心意嗎?靈修時,讀到「渡到對岸去」時,他們就安心移居了。這故事的跨越界線不是為自己利益和成長,而是為上主國和上主的愛,也是道成肉身耶穌的使命。即甚麼界線限制人經驗到上主國的臨在和上主的愛,從而要求我們跨越這些界線和限制。是否移居沒有與上主國的臨在有直接關係,按自己承受力計算做決定就可以了。
第二,將「不要膽怯」等同個人成長課題,即要有勇氣嘗試新事物,不要怕艱難。「不要膽怯」這話很有鼓勵,因為主是我們的拯救。然而,這樣解釋無形中將不要膽怯的信仰個人化,而忽略故事所要講的不要膽怯是對實踐上主國和上主的愛時,不要懷疑、不要放棄,並要對上主有信心。在私人化信仰下,不要膽怯與上主國和上主的愛無關,只有個人自我實現之意。
我們有你
跨越界線是危險的,因為它可能挑戰秩序和由這秩序建立的權力關係和安全感。雖是危險,但我們須要跨越,因為上主國和上主的愛照射在其中。數十年前的九龍城寨,教會和英國女子潘卓靈跨越界線了。有甚麼困難使我們膽怯實踐上主國和上主的愛?這故事向我們,「有主在我們當中」,我們不怕;同樣,船上的你們說,「我們有彼此」,我們不孤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