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這一代,下一代和上一代


 縱使這一代可能沒有忘記,但誰人可以保證下一代不會忘記。說回來,為何下一代不可以選擇忘記?為何下一代要承擔上一代的擔子呢?但下一代是否真的有意識選擇忘記還是他們已沒有回憶?沒有回憶的忘記比選擇忘記是否更幸福還是更可憐?

一位比我大十年多的同事在她可以控制範圍下,她不會買日本貨,因為她對日本侵華事實沒有忘記。另一位比我大十年多的同事不會到日本旅行,因為到今日,日本政府仍逃避承認在第二次大戰其暴力行為。然而,當下不是有太多人仍會有他們的想法。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日本劇集(例如,排球女將、超人)、八十年代的日本漫畫和音樂、九十年代的日本壽司、廿一世紀的lolita做形等等已慢慢改變當時代的人對日本的觀點了。縱使歷史書仍有提及南京大屠殺,但很多人已選擇看日本雜誌。縱使仍有人喊叫保衛釣魚台,但他們已被冷笑為傻瓜。因時間產生的距離使這一代可以沒有介蒂地擁抱日本,實現中日人民友誼。這是這一代的福氣還是這一代的遺憾?

我不得不承認,對歷史的感受會因著時間、激情的維持和生活的改變等等而被淡化。不論每年辦不同活動記念南京大屠殺,甚至像南京設下紀念館,這一代可能仍不覺得他們要延續上一代的記憶。始終這一代不是那事的歷史見證人,要這一代有同樣的感受太不設實際了。坦白說,每一代人已有他們的擔子了,再承擔上一代的擔子可能太重了。雖是如此,但若可持續理念提醒我們不只是這一代的人,要為下一代著想時,上一代的擔子就提醒我們要感恩。原來,擔子與感恩是錢幣的兩面。這也是我對六四的承擔。

2 則留言:

  1. 龚教授,久违了。

    先了解一下,您的书是否已由出版社寄出?

    另外,回应一下,我家乡遭到采金业者的山埃荼毒,眼看下一代不仅是思想上,可能连肉体都要遭殃了。

    http://bancyanide.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20.html

    您那里的环保朋友可以给我们伸一伸援手吗?

    回覆刪除
  2. 最近加入了Facebook的一个有关纪念64的讨论平台,发现许多国内的年轻人对于政府不愿承担64的责任感到不平,虽然64发生时他们还小,这却叫我不要轻看他们这一代人对国家改革的要求和参与。

    另一些人却主张停止批评政府,因为64已是20年前的事情了,而且国家真的跟20年前不一样了,加上64事件中政府的暴政不是他们每天所经历的(当然他们当中有许多是生活在城市,也有部分是分不清国家与政党的差别,觉得爱国就必须爱党,批评党就是不爱国)。要他们以前者的角度来感受64似乎有点勉强他们。他们要的是稳定的社会和发展,他们关心的是前途,如果一再追究64责任会带来社会上的动荡,他们觉得还是以和谐为重。其实,像你所说,或许他们可以有他们的选择,不一定要承担我们所关心的。

    回覆刪除